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

9月11日那天中午,我收到了一条哪吒汽车发来的短信:您的车已断网,请自助购买流量。 这一瞬间,我心里五味杂陈——不到一个月前,我还在给它点赞,觉得电动车智能化这波真是太爽了。可连最基本的智能网联功能都掉链子,这不是打脸吗?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4月时哪吒APP也出现过一次大面积崩溃,远程控车、开空调都瘫痪。不少车主那时还以为是小问题,没想到这不过是后面断网的前奏。原来厂商早就拖欠了流量服务商的钱,这下断网是势在必行。

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有驾

合众新能源账面上只剩1500万现金,面对超过260亿申报债权,尤其是拖欠超5000名员工4.6亿元工资,这账真的糟到让人怀疑人生。供应链这块就跟家庭账单似的:你欠燃气费、电费,电表一停,怎么做饭也成问题。车厂拖欠供应商费用,车联网服务断供,消费者只能自掏腰包买流量。这种借钱硬撑、消费贷养厂的局,活脱脱的家庭月光族模式。

我跟一个圈内老销售聊这事儿,他感叹:是你想不到哪吒折腾得多狠,曾经靠低价策略抢销量,现在亏得让人心疼。买车时啥都承诺,三年免费流量,变成了笑话。这话让我开始反思,为啥这么多消费者还愿意买新势力品牌?我之前觉得他们盯着的是成本和科技革新,其实更像是一种赌,赌的是弯道超车、赌的是资本撑场。

我猜(只是猜哈),也许很多消费者被新颖的营销吸引,或者觉得新能源车买便宜了还能享受智能服务,心甘情愿接盘。估计全国新能源车主里,像哪吒被断网影响的有近50万(样本少),讲真,这规模够吓人咯。

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有驾

跟同价位的蔚来ES6比,那车至少后台资金够稳,服务不断链,哪怕偶尔远程控车慢几秒,也没人担心断网。哪吒便宜但断链,体验等于翻车,二者实际用车感受差得远了。我有朋友就是因为这个断网彻底凉了,直接想换车。你说这会不会是山寨跟正规军的差距?

再说研发和供应链。就像做饭得提前买菜,做车得提前积累零部件和服务协议。哪吒这账面资金紧张,连按期开工资都难,供应商自然得瑟,断网不意外。厂里高管工资封顶,创始人停发薪水,这些保命措施其实是把锅甩给了消费者和员工,企业运行皮薄馅儿空的尴尬暴露无遗。

前面我说哪吒断网是必然,但说到供应链影响,我得稍微收回两句。虽然资金紧张是主因,但服务商联想懂的通信单方面停供,也有点不讲武德的味道。厂商和服务商的沟通本应更透明,能不能有别的应对方案?这需要业内进一步自省。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合众新能源未来的路,就跟半夜骑车没灯的路面一样难走。

问你们了,你们会为厂商经营失败花钱买吗?或者说,你们接受新能源汽车智能功能断链的现实了吗?

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有驾

我曾测算过,电动车平均保值率影响巨大,估算哪吒这种破产车企的车主,保值率可能只有40%(样本不是很足)。换算下来,开几年后卖二手,折价比别的新能源车高出至少20%。这部分损失,对掏钱买断网流量的用户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钱都花了,体验却大打折扣。

一个修理工跟我说:哪吒维修? 他苦笑,零部件能不能及时供应都是问题,保养还得飞蛾扑火。维修渠道这么乱,保修这事不靠谱,等着车主后续投诉去吧。

我忍不住自嘲一句,自己也曾憧憬过智能出行未来,结果被这现实狠狠泼了一盆冷水。市场需要创新,但没了资金和责任背书,这创新就成了花架子。厂家资金链断掉,车主网络断掉,大家互相牵扯,就像一场无头的皮筋。你觉得呢?

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有驾

这事还有多少细枝末节没揭开?(这段先按下不表)车主们到底还能持续忍多久?如果资金链继续紧缩,会不会像房地产崩盘那样,售后和保养问题一窝蜂?

我知道不光哪吒,整个国产新能源阵营的忽悠成分不少,过度依赖补贴、投机取巧的风气难刹车。前有拍脑袋定价,后有口头承诺不靠谱,这坏惯可能反噬行业。你怎么看?是该换条路走,还是就得熬着?

说回来,昨天晚上我站在街头,看着那辆静静停着、断网后变普通的哪吒车,按屏幕没反应,心里真五味杂陈。对用户来说,智能汽车真的是一台机器吗?还是一份承诺?在这事儿上,哪吒和合众都欠大家的答案还没给出。

拖欠5000多名员工薪资4.6亿元,知名车企账面仅剩1500万元,近50万车主因断网被迫自费买流量-有驾

是不是也该有人开始想,智能汽车的断网应急预案该怎么写?现实的坑多深,车主们心里的焦虑就有多长。你下次买车,会问问免费流量背后的故事吗?或者,这个断网的细节,会是你形成判断的关键指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