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小哥的手还没抖完,油枪跳停的数字让我瞳孔地震。
拧钥匙时瞥见仪表盘下那截细瘦的油箱,原本做好了钱包流泪的准备。
毕竟城东到城西三个红灯,油门都不敢深踩的日子过久了,总觉得烧的不是油,是掺了金粉的液态焦虑。
直到前车主甩来一张泛黄的记事条——「垣曲→运城,200公里,20块」。
钢笔字潦草得像是喝醉写的,但数字清醒得扎眼。
按现在92号油的价码掐指一算,百公里油耗竟卡在1.7升的魔鬼区间。
城里通勤?别被温柔假象骗了。
冷启动的引擎在早高峰的怠速里暗自烧钱,等水温表指针慢悠悠爬升时,油表指针已慌不择路往下逃。
红绿灯是隐形的抽油泵,短途通勤每公里超0.15元的代价,足够买下三杯豆浆配油条的热量赤字。
加油站小哥擦着手凑近:"这老家伙喝油比电驴还秀气?"
我指着仪表盘苦笑。
油箱里剩余的浅金色液体,还够绕城墙兜三十圈风。
当125cc踏板车都敢叫嚣百公里2.5升的今天,是谁在二十年前就预判了高油价的未来?
你的两轮伙伴喝油有多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