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续航崩塌?秦L DM-i极限测试被吉利银河A7反杀,真实油耗曝光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做了个“极限续航挑战实验”。现场气氛其实挺紧张的。两台车,全程高速。不搞花里胡哨的数,据,只看谁能跑得远。
老实说,我本来以为比亚迪这次稳了。过去几年,DM-i混动系统的城市工况表现已经成行业标杆。身边吹捧的也不少,动不动就是“120公里纯电”、“一箱油干2000+”。但实操之后,情况有点精彩。
测试规则很简单。满油满电。3个成年人,全程空调开着。刚踩下北京出发那脚油门的时候,我心想这次谁趴窝谁丢脸啊。
02 一口气开到没油没电,结局出乎我的意料。
比亚迪秦L DM-i,65升大油箱,实际加进去65.8升。最后趴窝时,行驶里程1163公里。吉利银河A7,油箱只有60升,实际加了64.5升。最后竟然跑了1267.3公里,还能再多两圈。
说人话就是,吉利这次“背刺”成功了,比亚迪没干过。更扎心的是平均亏电油耗。秦L DM-i 5.65升一百公里。银河A7,只有5.09升。这数据是汽车之家实测出来的,谁都能查。不是YY来的。
别跟我说“NEDC 2.6升油耗”。高速路赶时间,用的是“硬核版”测试标准。120公里每小时风驰电掣。官方标的值,就是个“乐观估算”。不是生活。
03 为啥会有这么大出入?我得说几个行业内幕。
第一,比亚迪DM-i第五代混动,在城市路况没对手。理论2.6升百公里油耗的承诺,依赖于堵车、停走、低速电驱。高速路况完全是另一种玩法。
我们工程师圈里早就总结过,这种系统主要靠电池和发动机来轮流表现。城市路况你踩得轻,发动机不用连轴转。电池顶得住。高速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发动机长时间做苦力,电耗见底后只能靠油。
再看最新法规,CLTC、NEDC标准,其实速度都在三四十公里。测出来的数字,打个比方,就像学生考数学,老师全是送分题。高速测试,则是奥赛级难度。不少官方续航,其实是“理论优秀生”,实际体验落差挺大。
04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续航焦虑=官方撒谎”。其实没那么简单。测试场景直接决定结果。
比如这次秦L DM-i官方纯电续航120公里,用的是NEDC。其实动力电池只有15.87度电。你真跑高速,WLTC标准下来,纯电续航直接缩水到90公里。奇瑞风云A9L也是同理,NEDC续航240公里,WLTC标准缩水成190公里。
多数车企都不愿意宣传WLTC数据,因为不“好看”。现实里我们遇到的通勤、假期出游、频繁上高速场景,和NEDC几乎没交集。怎么选?不能只信参数纸面。
05 你如果以为“吉利这次稳赢”,我还得插一句。
身边有些老司机,拿这类测试直接下结论,说哪个车全面碾压。其实城市路况才是DM-i混动的主战场。北京早高峰,脚法软,拥堵能省到日常油耗极限。高速烧油拼发动机,对两家都挺苛刻。
我自己去年测试海豹06 DM-i堵车表现,脚法合适,居然真有机会干到官方给的2.6升百公里。最多就“还行吧”。想飙高速还激烈驾驶?混动车先别做美梦。
06 多扯一句。极限测试这事,跟“测手机电池待机”差不多。多亮几个屏、天天满负载,就不是正常生活状态。普通用车,基本用不上这么极限的玩法。
但这些数据的最大意义,其实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下限。这些车到底能撑多少,不能只看吹的顶格成绩。买车,最关心的还是油耗、续航和实际体验。
买之前,不妨拉着朋友找个机会,实地试一趟。如果只信官方宣传,后面吃亏的还是自己。
07 最后,核心结论都给你摆这。官方油耗只是理想状态。高速极限场景,吉利银河A7确实更“抗造”,数据有目共睹。比亚迪秦L DM-i不算差,但没魔法。
城市通勤用比亚迪,混动是真的省。长途高速,吉利银河A7这一波可以吹一阵。
买之前,把场景、个人习惯想清楚。纸面参数有什么用?说人话就是,自己用得顺心,才叫好车。
油耗、续航、极限场景、参数猫腻——这局谁赢,还是得看你怎么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