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事儿挺有意思,你发现没?好几款新车刚上市那会儿,朋友圈、短视频、广告铺天盖地,全是“上市三天破万大定”、“用户抢着下单”,搞得好像不买就错过了一个亿。结果呢?才过了俩月,周销量直接跌冒烟了,从“上桌第一个动筷”的神坛,变成“劝退三连”:价格劝退、体验劝退、口碑劝退。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订单那么多,怎么卖着卖着就卖不动了?真有那么多消费者突然集体“冷静”了?还是说……当初的“几万大定”水分有点多?纸终究包不住火,现在数据透明得很,经销商压库存也压不了太久,该打脸的时候,谁也躲不了。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股“高开低走”的怪现象,顺便扒一扒,到底是哪些车在玩“数字游戏”。
先说外观。很多新车刚亮相的时候,那设计真是让人上头——溜背造型、贯穿灯带、无框车门,一个不少,拍照那是妥妥的出片利器。可等你真去店里一看,嚯,实车漆面反光一多,塑料件接缝一明显,那种“高级感”立马打折。更别说有些车为了风阻系数做得好看,把后排头部空间给牺牲了,坐进去得低头,走路都差点摇头晃脑不起来了。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爆款”车型往往主打一个“科技感”,但细看下来,灯厂的名号是有了,日行灯能编首舞,可基础的LED远近光都没给齐,高配才享受,这不是变相加钱嘛!
再聊内饰,这就更微妙了。宣传图里全是木纹+真皮+大屏,进车一摸,中控台一大片硬塑料,座椅看着像NAPPA皮,实际是仿皮拼接,夏天一坐,黏大腿。舒适性配置听着高大上,比如座椅通风加热、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可等到交付才发现,通风要选装,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还得后期付费订阅。
最离谱的是,有些车号称“床车”潜力,后排能放平,结果你一试,地台凸起老高,躺下去腰疼,还不如租个帐篷。这种“画饼式”宣传,你说消费者能不寒心吗?
动力系统这块,更是重灾区。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现在是主流,但三电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三个月就能见分晓。有的车宣传百公里加速5秒内,市区通勤跑起来确实猛,一脚下去推背感十足,像是驾驶玩具。可问题来了,续航虚标严重,标称600km,实际开400都费劲,尤其冬天,电量掉得比工资还快。
油耗方面也不省心,说是“燃油经济性”顶呱呱,结果一查车主反馈,馈电油耗8个往上走,比同级别油车还费油,这不是妥妥的油老虎转世吗?你说这车还能香得起来?
智能化听起来很美,大屏、语音、自动泊车样样齐全。可实际用起来呢?语音助手反应慢半拍,叫它开空调,它给你放音乐;自动泊车卡在车位中间进退两难,最后还得你自己动手。L2级辅助驾驶倒是配了,可高速上车道保持总想“越界”,方向盘自己抽风似的左右打,吓得你手心冒汗,再也不敢开了。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车企宣传“全栈自研”,结果车机系统用的是某二线供应商的公版UI,卡顿、死机、黑屏轮番上演。你说这算不算“车界网红”?热度一过,全是槽点。
说到这儿,咱们拉两台竞品对比一下,心里更有数。
第一台是某A品牌SUV,上市时喊出“大定破五万”,结果九月第三周销量直接跌到四位数,为啥?价格策略太飘了。指导价看着不高,可想要智驾包、空悬、电吸门,得加三万,落地直接高出竞品一头。消费者一开始冲着“性价比”去的,结果发现是“加价刺客”,果断转身走人。
第二台是某B品牌的轿车,主打年轻市场,外观动感,内饰简洁。优点是底盘调校不错,悬挂系统偏运动但不颠,城市开挺舒服。可缺点也明显:后排空间小,电池放在底盘导致地台高,上下车不方便。而且品牌力一般,保值率堪忧,天塌了的是第一批车主,二手价直接腰斩。
再看国民神车比亚迪宋PLUS DM-i,虽然没搞什么“大定狂欢”,但人家月销常年稳在三万以上。凭啥?三电技术成熟、油耗低、空间实用,充电加油都方便。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才是真正的“真香定律”。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有些新势力为了减重降本,车身结构用料抠抠搜搜,碰撞测试成绩遮遮掩掩,连中保研都不敢去测。而传统大厂虽然设计可能“老咕噜棒子”一点,但安全气囊给得足,ESP、主动刹车这些基础配置全系标配,关键时刻真能保命。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也不是摆设,过弯时侧倾抑制到位,雨天刹车也不打滑。你说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是不是更值得掏钱?
说到底,一辆车能不能长久火下去,不看发布会吹得多狠,也不看大定数字有多夸张,关键还是看产品力扎不扎实。消费者不是傻子,短期靠营销可以“上头”,长期靠实力才能“真香”。
那些订单水分大的车企,别以为能一直蒙混过关。等交付延迟、质量投诉、二手贬值一堆问题爆出来,别说“走路摇头晃脑”了,怕是连4S店大门都不敢出。
反观那些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品牌,哪怕起步慢一点,也能一步步“支棱起来”。毕竟买车不是买盲盒,谁也不想当那个“气得蹦起来”的冤大头。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几万大定的新车,周销量却持续下滑?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消费者清醒了。
他们不再被PPT和渲染图忽悠,开始看实测、问车主、比性价比。虚假的繁荣撑不过三个月,真正的好车,经得起时间考验。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你会考虑买一台“高开低走”的网红车吗?
如果是你,面对这些选择,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