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近几年我国自主新能源车型迎来了高速发展之后,不仅实力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电气化的时代浪潮,更是在2024年,连续两年超越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登顶全球榜首的国家;甚至于,比亚迪与吉利还在去年创纪录的双双入围全球车企销量前十。而以上各种现象均表明,在迈入电气化时代的今天,我国自主造车发展势头已愈发强劲。不过,正当大部分国人均沉浸在自主造车工业终于崛起之时,却也出现了针对国产车企负债的看衰情绪,甚至还给比亚迪强行扣上了“高负债”的帽子。那么,车企高负债就真的=高风险?又或者,海外头部汽车品牌就不存在高负债的问题吗?下面,就让我们结合2024年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负债情况,一起来拨开迷雾,看清全球车企负债真相。
依照全球头部车企2024年负债率统计表中不难看出,福特的负债率是84.27%,通用汽车是76.55%,大众集团是68.92%;基本上,大部分全球头部车企负债率都在60%以上。反观国内主流车企2024年负债率情况,奇瑞负债率为88.64%(截至三季度末),蔚来负债率为87.45%,赛力斯为87.38%,比亚迪为74.64%,吉利、上汽、长城与长安也都在60%以上。
不仅如此,如果要从负债结构来看,截止至2024年末,大众集团的营收为2.5万亿元,总负债却高达3.4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6%;丰田的营收2.2万亿元,总负债也达到了2.7万亿元,为同期营收的123%。而福特的营收为1.3万亿元,总负债则达1.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1%。就连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现代汽车等品牌,2024年的总负债也都在万亿以上。
反观国内主流车企的总负债,同样截止至2024年末,比亚迪的营收为7771亿元,总负债为58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75%;吉利控股的营收5748亿元,总负债50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88%;奇瑞营收1822亿元,总负债1749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6%(截至三季度末);上汽集团营收6276亿元,总负债6104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7%。由此不仅可以看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冲击下,全球汽车产业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并需要更为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到技术研发与核心配件采买之中而普遍出现了高负债现象;甚至于,仅以现有的数据显示,被扣了“高负债”帽子的我国自主车企,在全球车企负债排行榜上,还排不上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头部车企的负债结构中,很大一部分付息债比例还有着极高的占比。就像丰田,付息债占比高达68%,福特的付息债占比66%;就连大众集团,也有着32%的付息债占比。反观国内的头部车企,吉利控股的付息债占比17%;奇瑞的付息债占比12%(截至三季度末);长城的付息债占比也是12%;比亚迪的付息债占比更是低至5%!
要知道,体现在车企财务报表中的付息债占比越高,也预示着每年单单付利息就具备着挺大的压力,由此造就的风险自然也将与日俱增。并且,国内头部车企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高负债,但实际却是体现在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周期上。而这一点,不得不说,国内车企虽然看着付款周期也挺长,但对于其中的平衡点,拿捏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况且,现如今造车已然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作用,还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考虑到造车本就是一个十分“烧钱”的行当,要是没有负债,显然已经很难玩转。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各大国内车企公布了负债情况之后,便自然将高负债与高风险划上等号。且不说现阶段我国自主车企在全球车企负债排行榜上,甚至还排不上号;就单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这个根本话题,似乎就已经足够粉碎“高负债=高风险”的负面言论了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