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5 日,比亚迪在杭州举办 “e-Bus 平台 3.0 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 发布会,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 —— 这也是行业内首个电动客车千伏平台,一举推动 “电比油强” 成为现实;同时,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 C11 同步亮相,为道路客运电动化按下 “加速键”。此次 e-Bus 平台 3.0 的发布,不仅是比亚迪在客车技术领域的又一关键性突破,更树立了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全新标杆,为全球客车电动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 2008 年启动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以来,比亚迪 17 年间累计投入超 140 亿元,组建起一支规模超 7000 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作为行业内唯一同时掌握 “三电一芯” 新能源核心技术、且长期专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企业,其 e-Bus 平台历经三次技术迭代,成功突破传统平台的性能限制,最终实现 “电比油强” 的核心目标,推动全球新能源客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发布会上,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对此次发布的意义作出解读:“这既是我们对‘加速客车电动化’承诺的兑现,也是对‘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追求的回馈,更始终坚守着‘绿色成就美好生活’的初心。”
此次推出的 e-Bus 平台 3.0,围绕 “安全、高效、智能” 三大核心领域完成全方位颠覆性革新,关键技术亮点集中呈现,在高效维度方面,e-Bus 平台 3.0构建全球首个量产的客车全域 1000V 高压架构,驱动、充配电、空调等核心系统全面升级至 1000V 标准;同时开发全球最高规格的 1500V 碳化硅功率芯片,并首创客车 1000V 电驱桥技术。配合七合一多热源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整车综合能耗最大可降低 18%,在 - 15℃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更能提升 50-80 公里,彻底解决电动客车 “能耗高、低温续航弱” 的行业痛点。
在安全维度方面,e-Bus 平台 3.0革命性搭载全球首创的客车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将行业最薄的客车专用刀片电池与底盘骨架深度集成;电池包具备十层防护结构,可承受 50 吨重卡碾压、超四倍国标的挤压测试,在显著提升整车安全系数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车内空间利用率。
在智能维度方面,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实现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高效融合,让底盘、驱动、车身控制达成高效协同与智能调控。平台首次推出新能源客车专属车身控制系统 “客车云辇 A”、客车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高速爆胎稳行系统(TBC)及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 2.0,从操控、平顺、舒适、安全四大维度同步升级,全方位提升车辆行驶品质。
作为 e-Bus 平台 3.0 的首款落地车型,全新电动客车 C11 同样亮点十足:该车车长 11 米,在满载开空调的实际运营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 400 公里以上,安全、高效、舒适等核心性能均全面超越传统燃油客车。在驾乘体验上,C11 首搭客车云辇 A 系统,即便在连续颠簸路况下也能实现 “如履平地” 的效果,有效缓解乘客晕车问题;同时融合环保内饰材料、高效通风系统、人性化温控设计及 NVH 静音工程,打造静谧舒适的乘坐环境。凭借出色的环境适应性,C11 可轻松应对高温、高寒、高原、山区、城市、乡村等多场景运营需求,为不同地区的客运市场提供适配方案,实现全球新能源客车技术新突破。
在全球市场布局上,比亚迪商用车已连续两年斩获新能源客车出口冠军,产品足迹覆盖全球六大洲、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 400 座城市。展望未来,比亚迪商用车将以 e-Bus 平台 3.0 为技术底座,持续推出更丰富的电动客车产品,并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进一步推动全球客车电动化进程,践行 “为地球降温 1℃” 的长期环保使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