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竞争秩序 筑牢数据基石 驱动汽车未来
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关键时刻。由大变强。转型深化。2025年9月13日。天津滨海新区。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工信部、商务部、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齐聚。建言献策。聚焦公平竞争与高质量发展。
行业需要秩序。更需要未来。
一 乱象整治:告别无序竞争
价格战?网络水军?虚假宣传?这些曾困扰行业的问题正在被整顿。2025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紧接着。九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车企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
效果立竿见影。销售周榜单发布被叫停。辅助驾驶宣传得到规范。大幅降价车型减少。供应商付款效率提升。行业风气为之一新。
健康市场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二 数据驱动:产业新燃料
汽车不再只是机械产品。它是移动的智能终端。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副司长李建国在论坛上指出。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不仅是汽车智能化演进的核心支撑。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和价值链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数据规模惊人。一辆L2级智能车。日均产生数据约10GB。L3及以上甚至超过30GB。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每日数据总量约达6亿GB。这些数据可用于训练AI模型。优化交通调度。甚至重构产业生态。
但挑战存在。数据孤岛。权属不清。安全顾虑。因此。“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应运而生。它就像超级数据市场。有安全防盗门。有交易规则手册。有价值公平秤。让数据安全高效流通。
数据安全是生命线。李建国强调。汽车数据涵盖高精度地理信息、个人行驶轨迹、生物特征等敏感内容。必须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支持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
三 全球化:由出海到扎根
中国汽车国际化进入新阶段。不再是简单出口。而是要深度融入全球市场。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从企业维度看。涵盖财务指数、国际市场指数、创新指数、管理指数、服务指数五大指标。
用户满意度是关键。在欧洲某国调研中。28.8%消费者对购车环节非常满意。36.5%对售后服务非常满意。仍有提升空间。专家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具备大国外交战略属性。需制定顶层设计。建立评价体系。
四 政策引领:绘制“十五五”蓝图
面向“十五五”。政策框架日益清晰。工信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将研究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政策。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探索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
绿色发展是核心。工信部将持续加大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力度。同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五 结语:秩序与创新并行
规范竞争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发展。让企业告别恶性竞争。聚焦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让数据在安全合规中流动。释放价值。让中国汽车不仅走出去。更能走上去。
产业变革深处。秩序是基石。数据是燃料。全球化是舞台。中国汽车正驶向由大变强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