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震荡!
各位,今天咱们聊个让人唏嘘的事儿。
广汽菲克,这名字,现在听着是不是有点儿生疏?
就是当年老跟你念叨“每个男人都该有辆Jeep”的那家合资车企,它…谢幕了!
法院的裁定书都下来了,红章盖着,假不了。
一百七十亿资金,就这么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没听见。
从年销二十二万,到一年卖不到两千,这坠落速度,堪比断崖!
短短五年,直接出局,这剧情,比悬疑剧还抓人。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
想当年,Jeep这牌子,那就是硬派越野的图腾,是多少男人的心头好。
还记得小时候,谁家要是有辆切诺基,那绝对是村里的焦点人物,走到哪儿都自带主角光环。
可如今呢?
Jeep的国产梦碎了,广汽菲克也倒下了,这不单是一家合资车企的陨落,也是传统燃油车时代式微的一个预兆。
这背后的缘由,咱们得细细剖析。
先说产品迭代,那真是慢到令人发指。
八年时间,才推出两款新车,当家车型十年都不更新。
这就好比什么?
就好比你还在用翻盖手机,别人都玩上全息投影了,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现在自主品牌竞争有多白热化?
智能配置,一个比一个激进,恨不得把科幻电影里的东西都搬过来。
你广汽菲克呢?
还抱着老古董不撒手,不被市场抛弃才怪。
我记得有回逛4S店,瞧见那Jeep自由光,内饰陈旧,配置落伍,让我恍惚间以为穿越回了上个十年。
销售还在那儿跟我扯情怀,我心里直犯嘀咕,现在都啥年月了,情怀能当饭吃?
再说说品控,这也是广汽菲克的软肋。
发动机烧机油、变速箱异响,这些问题,在车友圈里那是怨声载道。
相关部门都点名批评了,结果呢?
厂家还想推脱责任,这态度,实在让人无语。
消费者又不傻,你质量不行,服务还差,谁还捧你的场?
销量一落千丈,那是必然的。
这就好比你开了家馆子,菜品难以下咽,服务态度恶劣,顾客肯定扭头就走。
更致命的是,在新能源领域,广汽菲克彻底迷失了方向。
这几年,国内电动车市场发展之迅猛,堪称奇迹。
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品牌,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月销量突破二十万,那都是寻常事。
你广汽菲克呢?
在做甚?
还在指望插电混动车型来力挽狂澜。
这就好比什么?
就好比人家都在研发星际飞船了,你还在捣鼓蒸汽机,这能成吗?
之前在车展上瞥见广汽菲克的展位,那冷清的景象,简直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展台上摆着几款老旧车型,毫无亮点,毫无吸引力。
当时我就断定,这个品牌,恐怕气数已尽。
更令人扼腕的是,广汽菲克的股东龃龉不断,内耗严重。
双方谁也不肯让步,谁也无法拍板,导致许多关键决策都难以推进。
这就好比什么?
就好比两人合伙划船,一个往左划,一个往右划,结果船原地打转。
内斗不止,最终遭殃的,还是企业自身。
更惨淡的是,广汽菲克的厂房,历经四次拍卖,竟然无人问津。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家企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连废品回收站都嫌弃。
一百七十亿,就这么付诸东流,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靠品牌光环就能坐享其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回看Jeep的结局,实属咎由自取。
产品滞后,不思进取;质量问题,视而不见;新能源浪潮来袭,却毫无准备。
股东还在争权夺利,市场早已将你遗忘。
情怀这东西,终究不能当饭吃。
正如《史记》所言:“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归根结底,时代变迁了。
汽车产业,已经迈入了新能源时代。
倘若还固守旧思维,终将被时代洪流所吞噬。
那么问题来了,广汽菲克的倒闭,对咱们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往后还能买到Jeep吗?
Jeep这个品牌,会彻底退出国内市场吗?
有消息称,Stellantis集团(广汽菲克的股东之一)表示,未来将以进口方式,继续为国内消费者提供Jeep系列产品。
这是否算是一种迂回策略呢?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Jeep这个品牌,是否还有机会在国内市场东山再起?
你们会考虑入手进口Jeep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咱们一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