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的终身质保必须在4S店进行,享受保险优惠和免费保养,这个事我其实最近特别有感触。你知道,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买了奇瑞的新能源车,刚开始挺犹豫:要不要在外面小修小补?能保证原厂质量吗?我劝他还是乖乖在4S店走,结果他说哎,反正一年一保,保养还能免费,不用自己操心,还能享优惠,挺值的。他讲这话,语气里多多少少带点破费有道理的味道。
我刚才翻了下自己的笔记(这段先按下不表),突然发现奇瑞新能源的保养里程是每年一万公里,纯电的部分不用保养,实操下来,大概一年保养一次就够了。估算:每次保养,店里收费大概四百到六百块,估计2年下来,保养费要在八百到一千两百左右。如果每年还享受免费的保养和保险优惠,呵,那不就是变成花少的钱,享多的服务伐?
这样的方案,和其他车企比,算是特例。对比通用或韩系的车,很多都是每两年一次保养,但奇瑞的年保养策略,似乎更贴近实际车主的用车频次。这让我想到:这个背后其实藏着供应链的博弈。对于车厂来说,一方面,保证配件供应链的稳定很重要,另一方面,频繁保养也是链条利润的重要来源。你说,这和咱们平时买东西为啥喜欢会员日专属优惠有点类似?商家要确保有人一直花钱。
但这也有点套路吧?光是在4S店保养,享受全方位保障,有没有想过,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垄断呢?我知道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保障品质么?但我偏得说:品质当然重要,但成本要合理,不能为了利润最大化,把价格抬得天上地下。否则,等你发现被坑了时,心情就像吃了条不新鲜的馒头。
你遇到过没有?我一个朋友,他那车之前保险和保养全部在外面的私修行,结果一场突发状况,反倒找4S店修,还真发现那些外修的油品、配件,没有官方那么靠谱。你说,哪个才是真正的性价比?我想,也许只是嘴上说便宜,背后要花更多钱罢了。
对比之下,我曾经问过一位4S店的销售:你们这终身质保,真的能信吗?他说:只要车子在我们店保养,就没问题。我心里那叫一个嘀咕:这是不是打了一个只要你在我店买我就保证的标语?最实在的还是你得知道,背后要保证利润,不能让免费变成天大的亏本买卖。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大家觉得,真的有人会因为免费保养而吃亏吗?我估算:一辆奇瑞的电动车,按年行驶1万公里,花点心思,免费其实算下来,年成本大概在几百块到一千块之间,何况油钱、养护都省不少。这纯粹是个心里安慰而已——你说,低成本能把质量做到多好?我个人觉得,低成本的限制就是,难以保证用料和工艺。
曾经有修理工跟我抱怨:现在的一些车,价格看似便宜,但维修成本不止一个油钱+工时费,更在于这些配件的质等级。有的配件价格甚至比原厂的贵。我觉得,很多时候,利润最大化就变成了降低零部件的品质,想想也是你这成本交得起吗?但偏偏消费者又可以靠刹那的便宜忽略掉这些隐患。
如果你问我:到底合算不合算?我会说——看你怎么用车,也看你怎么衡量便宜。我个人觉得,真正的硬核保障还得靠自己多留点心眼。不要盲目免费或终身标签,毕竟这东西就是在告诉你——我帮你堵住后门,你花的钱,还是要理性。
我也曾听到有人嫌麻烦:我就喜欢自己折腾,去外面修,便宜。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繁琐点的技术问题,可能会因为非官方操作而一发不可收拾?比如那次我朋友用转基因豆油当润滑油,差点把发动机搞坏,结果又跑去4S店免费修——你说,这样的免费服务背后,隐含的成本又是啥?(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底吧,车子是个工具—不,还是个开出去的心情调剂。但用料、工艺、服务和价格,都是在一场看不见的角力中逐步撕扯。你让我猜猜,今年那些免费保养,是不是也在变成你付出相应代价——明白我意思吗?估算:如果我每次保养用料用得好,单次花费六百左右(考虑到一些特殊部件),年下来两三千,实在算不上便宜货。
我还想问: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吗?可能只有谁在付出成本这一点,是每个人自己要谨慎判断的。我看到一位朋友说,我还在用凌云车主的六次免费保养,挺满意的,就是每次服务细心。——只是,这让我开始反问:满意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真的是服务到位还是惯了套路?
我知道,车固然要买,但更要买个安心——关键,你在那心安理得的是否还在问自己:我付的钱,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或许比任何咨询都要难回答些。
(后续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这个,还得留个悬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