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展台旁,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个MPV,空间够大吧?能装下家里的大箱子不?我头也没抬,心里暗想,虽然车展现场人多,但人们对空间的关心,真是一点都不少。相信我,很多家庭都在算账,空间够用比什么都实际。
我翻了下相册,来的路上随手拍了个角度,车门轻轻一拉,宽敞的门槛和适合老人孩子的滑道设计像极了家门口的那一扇门。想象一下,周末抱娃们爬上二排脚托,推开窗,呼吸自然的空气,心里其实挺欣慰的。
之前看到官方资料,自然要靠经验来判断——它说第三排可以4/6放倒+靠背调至127度,我估算如果硬要坐满7个大人,后备箱可能只有300L左右(估算/体感,样本少),满载行李的话,空间就很紧凑,不比专门的大箱车强。
这里我得停顿一下:第三排没放平变成床,难吗?其实是个大问题。问问自己,家里有谁会用这个功能?我感觉对普通家庭而言,重要不是变身大床,而是一键放倒易操作。这是我确认的,无感。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因为空间的实际利用在设计上,变得是个取舍问题。gathering时,第三排一折,后备箱虽大,但实际都装不下一只大行李箱吧?这是我个人经验,家庭使用中一直遇到的痛点。
你们会问,动力方面是不是太鸡肋?我觉得是个好问题。这个车配1.5T130kW的发动机,动力略显轻,但比起它的售价,还是不错的。那我猜,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大概得看载重,满载7个人,油耗能高到多少?你们估算过没有,百公里多少油?我大致算,一瓶油能跑个400-450km(估算/体感),这是日常水平。
片刻我想起之前和修理工聊天,他说:这个车,能装,又耐造,油耗挺合理的,城市用最喜欢这点。但他也说,动力小了点,用起来感觉费劲。
我在想,为什么要用这种价实配策略?我觉得,五菱在供应链上的取舍很关键。就好比我家厨房杂货,省着点买,材料不追求豪华但能吃饱。这个车内饰温馨、配置实用,没搞复杂的高端料,但能保证最基本的家庭需求。
绕回来,右手一抖,拿起了刚翻的笔记,那份7座空间布局图让我觉得,坐满7人后,后备箱真是不够用,尤其是行李箱大又多的家庭。
你会不会觉得,现在这个纯电版的续航450-500km,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我试着猜你不必每天充两次,城市里代步够了,我们都知道,电池成本其实很大一块,特斯拉那套电池,我猜,做一块锂电池,占到整车成本差不多三分之一了(这不一定准,只是猜测,毕竟没定论)。这里我想知道:你们在意的是续航还是充电速度?我自己觉得,续航是个心理安全感指标,毕竟,出门想跑远点,还是要考虑。
说到这,刚才想到个奇怪的点:这车没有天窗,可能减少成本,也符合一些用户喜欢黑压压的感觉?我没细想过,可能是为了空间安全感,或者是真实用呢。
在供应链角度,它不用太复杂的座椅调节系统,设计上走简约路线,就像我买的家用微波炉,功能够用就足够,省得多买了个智能版,其实用的人更关心开关好用就行。
我一边对比这个车和我朋友的某日系MPV,一边心里暗暗想:实际用起来,差在哪里?(这段题外话,或许跟实际用户体验差距有关。)
但讲真,五菱的取舍策略,归根结底还是人性化。他们真的是在看着普通家庭需求做,不像一些品牌,明明空间够大,但里外摆设一堆,装饰个性化,实际用起来还是那么一坨。
我在想,可能未来的改进点,会不会是第三排放平?——其实挺不难,只要机械结构设计合理,放倒就行。可惜目前用户,还猛抓不能放平,这是个痛点。
那又有人会问:7座家庭用车,必须要有大背箱?我觉得,实际上就是灵活性这事儿。你需要偶尔拉点大件,偶尔坐满人,这就像我小时候用玩具车,能变货车也能变赛车。
行驶中的操控体验,似乎不是本文重点。毕竟设计师的目标是实用、亲民、耐用,而不是运动神车。
就在我写这段时,我突然觉得:五菱一直成功的秘诀,就是满足普通人。就像我周围很多人说,买车不追品牌,追实在。这个车实用得刚刚好。
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爆款?我倒觉得,能否卖得火,还是看价格与实际用途的匹配。它会不会定个亲民价位,比如10万以内?那买车的人心里都在打算盘——这车还行,能装、实用,价格又不高。
所以,你觉得,如果从你角度看,它最大的吸引力在哪?空间?配置?价格?或者说——这台车的家用温馨氛围,是不是就是你想象中的存钱工具?还是会被硬核动力所吸引?停顿一秒。
反正,我估摸着,五菱星光730,就像个会说话的家庭成员,实在、可靠、又略带些亲和力。只是,未来还能不能继续平衡各个需求点,真难说。
(这时,我又开始琢磨:如果自己要买,可能还是会更看重第三排放平的问题——实操中是不是用起来挺麻烦的?)
这个车的放倒空间实际上还是要花点时间操作,不是按一下就变,我觉得是设计上的遗憾。可能未来改款会考虑这个——但愿厂家听得到。
结尾,忽然意识到:你们会被哪个细节吸引?是不是后排座椅的脚托?抑或是中控那块集成的无线快充?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有时候就是这些微小变化决定了你每天用车的心情。
但家用车,最重要的还是触手可及的温暖。这台五菱星光730带来的,会不会只是看得见的实用感?还是,我还在期待那潜在的改进,像是个未来版本,能不能多点贴合生活的智慧?还是我自己太挑剔了?
这就是我对于这台车的临场思考,但你们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