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大哥可以说,因为真的可以信。
这一届没有太多爆点,专注于卖车的2025上海车展,关于技术的争斗似乎并如几年前那样,针尖对麦芒似的拉开帷幕。智驾辅助的技术路线争斗开始慢慢消失,随之华为发布ADS4,头部车企已经全部All in世界模型+大语言模型+强化训练数据的逻辑,只是在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上还有争议,比如靳玉志说:“我们不认为纯视觉在当下能实现自动驾驶”。
增程和插混的争斗也短暂停止,因为下一代的增程技术会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更新,目前并不对等。而关于纯电动,则是踢破了之前已经落地的消费结论,它依然能打,甚至超出很多人想象的能打。
打出2组数据,奔驰的不可复制
2024年首次亮相时,奔驰CLA留下了一个彩蛋,奔驰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将要落地。2025上海车展,这一消息发布,在场媒体和消费者却被另外的数据震住。
动力电池容量85千瓦时,车辆标定续航工况数据为CLTC 866公里,电耗10.9千瓦时/100公里。这已经不止是奔驰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所处级别的最低能耗,甚至是低于很多10万元左右更小尺寸、更低车重的车型。
另一组数据则是,奔驰为了验证车辆的表现,还进行了高环极限挑战,1次充电,续航超1000公里,为1071公里。再比如,以120km/h时速在高环上进行不间断行驶,整车续航依然能达到572公里。
这组成绩的含金量十足,目前市面上续航超1000公里的车型,电池容量多在130kWh以上。
与智能驾驶辅助或者是其他的三电技术能力不同,奔驰做到这样的数据含金量,是很难被复制的。
首先是,它创新性的给到了电动车2个挡位,1个挡位负责低速时的动力响应,像短跑运动员冲刺那样,释放出最大的马力与扭矩,1个挡位负责高速行驶时,充分地利用电池能量。这一切,让电动车的使用变得更加合理。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
而不可复制的还在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告诉我们:
从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项目开始,奔驰的研究人员就致力于分析,对于一辆正常尺寸的四门电动车来说,能耗到底能做到多低。在每个细节上都勇于挑战:空气动力学设计、轮胎设计、滚动摩擦系数优化、电机设计、逆变器设计、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和加热)、车辆行驶中的智能控制——也就是在行驶过程中关闭不需要的系统并适时打开。
对每个部件都进行了优化,这不光是为了满足认证的需求,也是为了在真实的驾驶环境中实现最优结果。所以在首秀前,进行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的1000公里续航挑战,这对于实证其在真实路况中的行驶能效来说,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其结果也满足了奔驰的目标。总结来说,奔驰对于每个部件都有超过两年以上的优化,而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上的诸多科技,几乎很多都是一比一复刻量产在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上。正是奔驰对于每一个部件的精益求精,才最终造就了这样标杆级别的能效。
所谓奔驰,就是一种真实的标准
就在这次上海车展里,当奔驰喊出“走选择好的路,而不是好走的路”时,很多人对此仍是一知半解。
而答案其实很好找寻,奔驰就是一种标准,这其实就是汽车发明者的姿态。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Drummond Jacoy)
他们已经深刻了解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未来将给到中国研发团队更多的资源,同时给到更多主导权,提升他们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效率,把功能放行的权利从德国总部移交到中国研发团队的管理层手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所有成果符合奔驰的安全标准。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车辆工程及整车功能副总裁欧立甫(Oliver Löcher)
庄睦德: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正是我们以中国速度提速在华数字化创新的最好例证!欧立甫为我们的在华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我们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中,上海研发中心聚焦前瞻AI和软件开发。在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上,中国研发团队深入共创其搭载的MB.OS全新架构,这一架构的智能辅助驾驶和信息娱乐功能域正是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此外,我们与很多中国本土的头部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和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也正积极发挥中国本土的人才优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速创新技术落地。薛夫铭:采用软、硬件解耦设计的MB.OS全新架构将进一步提速我们的研发速度。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可实现整车持续OTA升级,让车辆常用常新。就像德国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一样,中国研发团队也以中国速度,让中国客户更早地体验最新技术成果。例如,他们主导的导航辅助驾驶从项目启动到正式落地,仅用时12个月;全球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也是由中国团队负责开发的,这套系统的研发时间仅用了18个月。因此,持续OTA升级、中国研发速度,再加上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将成为提速创新技术落地的三个重要因素。
写在最后:
奔驰研发、奔驰标准、中国速度,三者的结合,显然孕育着关于爆发的一切。
梅赛德斯-奔驰所拥有的核心价值,蕴含着人进入车辆、关上车门后的方方面面。车主能够享受一段舒适、放松的旅途,在这一过程中,这辆车的动力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都能实现想要完成的目标。将所有的功能融合,组成一辆非常出色的汽车,这是梅赛德斯-奔驰最擅长的艺术,也是一直以来三叉星徽的价值所在。未来,仍将秉持这一核心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