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乡村小路上,一辆老旧的嘉陵70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却跑得比兔子还快。旁边一辆崭新的国产250ADV却抛锚了,车主一脸无奈地打电话叫拖车。这场景,像极了老骥伏枥和乳臭未干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这年头,摩托车也兴“逆生长”?
想想也是,现在国产摩托车配置越来越高,液晶仪表、ABS、TCS,恨不得把汽车上的玩意儿都搬过来。可结果呢?骑几个月就开始各种小毛病,不是这里异响就是那里漏油。反观那些老家伙,二十多年前的技术,除了喇叭不响哪儿都响,却愣是能从上个世纪跑到这个世纪。这到底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倒退?难道13年强制报废真的多虑了?现在的车能骑到13年都算烧高香了!
前段时间,在摩友群里看到个视频,一辆刚买不久的国产“大排”在路上突然熄火,怎么也打不着了。车主又气又无奈,只能推着车慢慢走。群里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调侃说“这车怕是加了92号汽油就罢工了”,也有人认真分析是不是电控系统出问题了。类似的事情,相信不少摩友都遇到过。这也难怪,现在很多国产摩托车厂商都把心思花在了堆配置、打价格战上,恨不得把所有能加的配置都加上,价格却压得比白菜还低。这种情况下,质量能好到哪儿去?
归根结底,还是时代变了。以前的车,结构简单,皮实耐用。现在的车,电控系统复杂,各种传感器、芯片,稍微有点问题就歇菜。再加上一些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不惜牺牲质量,玩命压榨发动机功率,结果就是发动机寿命越来越短。你以为你买的是摩托车,其实买的是个“电子产品”。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国产摩托车。还是有一些品牌在认真造车,用心提升产品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产摩托车行业整体质量确实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下,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似乎也变得有些鸡肋。与其纠结报废年限,不如想想怎么提高车辆质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骑得安心。
说到底,摩托车是工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堆堆积配置的“快消品”,而是能够陪伴我们走过风雨的可靠伙伴。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高科技,不如回归产品本质,踏踏实实地把质量做好。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让国产摩托车行业走得更远。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