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轻型车(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9%,但从7月底大众、通用、Stellantis和现代-起亚等国际车企集团发布的二季度或上半年财报来看,只有极少数营收依旧能保持增长,营收和利润下滑才是更普遍的情况。
实际上,不仅是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等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的车企,就连定位相对高端的豪华车企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和保时捷也是如此,只有奥迪的营收保持正增长,其余四者的净利润均大幅走跌,特别是奔驰和保时捷跌幅甚至都超过了50%。
那么为何连以高溢价著称的豪华品牌们营收和净利润都纷纷大幅走跌,它们的营收、净利润乃至销量情况究竟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以来自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为例进行分析。
营收层面:仅奥迪正增长
●宝马集团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下跌8.0%,但仍是四家中最高的为676.9亿欧元,其中汽车版块的营收贡献最大为586.5亿欧元。
若从二季度来看,宝马营收同比下跌8.2%至339.3亿欧元,汽车版块的营收为294.4亿欧元,在集团整体中的占比为86.8%。
●奔驰集团上半年8.6%的营收跌幅是四家中最大的,金额为663.8亿欧元;其中二季度同比下跌9.8%至331.5亿欧元。
从旗下各板块来看,下跌主要是受到乘用车业务的影响,上半年奔驰乘用车营收同比下跌8.4%至484.0亿欧元,商用车的跌幅虽达到14.0%,但因营收仅为83.2亿欧元,所以造成的损失只有13.5亿欧元。
●奥迪是四家中营收层面唯一的幸运儿,同比增长5.3%至325.7亿欧元,其中二季度同比下跌0.4%至171.4亿欧元。
相较于二季度的微跌,上半年奥迪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4%至154.3亿欧元,而这背后实际上又是因为2024年同期大幅下跌18.7%,使得今年的对比基数较低。
●保时捷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跌6.7%至181.6亿欧元,根据早前的数据,一季度其跌幅仅为1.7%,显然是二季度拖了后腿。
净利润层面:奔驰保时捷腰斩
●宝马上半年的净利润在四家中是最高的为40.2亿欧元,同比跌幅虽达到29%,但已是四家最小的,其中二季度为同比下跌31.9%至18.4亿欧元。
从净利润率来看,宝马也以5.9%成为四家中唯一超过5%的集团,其余三家均只有4%左右。
●奔驰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6.9亿欧元,其中二季度更是下跌68.7%至9.6亿欧元,相当于在营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二季度的净利润却比一季度减少近8亿欧元。
●奥迪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3.5亿欧元,同比跌幅为37.5%。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一、二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6.3亿欧元和7.2亿欧元,但前者同比下跌14.5%,这就意味着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这才导致上半年集团的整体跌幅超过30%。
●保时捷上半年的净利润跌幅更是达到66.7%,仅为7.2亿欧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达到21.5亿欧元。
根据今年一季度的财报,彼时保时捷的净利润为5.2亿欧元,换言之二季度只有2.0亿欧元,仅相当于一季度的38.5%。
下滑的原因:关税增加、销量减少
综上可知,上半年这四家德国豪华汽车集团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集中在二季度,而这背后主要是受到4月1日美国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上调,以及主要区域市场销量减少的影响。
●宝马上半年在全球共售出120.8万辆,同比微跌0.5%,其中体量最大的宝马品牌下跌2.3%,幸而MINI同比增长17.4%,创造近2万辆的新增量,弥补了前者造成的部分损失。
从区域市场来看,宝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分别增长2.7%和8.2%,但在亚太市场却下跌11.1%,尤其是中国下跌15.5%,销量直接减少接近5万辆。
●奔驰上半年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销量为107.6万辆,同比下跌7.9%,其中乘用车同比下跌6.2%至90.0万辆。
以占比超过八成的乘用车为例,今年上半年其在最主要的欧洲、美国和亚太市场全面走跌,中国市场的跌幅最大为14.2%。
●奥迪上半年的总销量为79.4万辆,同比下跌5.9%,旗下的品牌中只有兰博基尼微增2.2%,奥迪和宾利分别下跌5.9%和11.0%,其中体量最大的奥迪品牌销量直接减少4.9万辆。
以区域市场来看,集团在欧洲、中国(含香港)和美国市场的销量也全部下跌,跌幅分别为2.4%、10.3%和11.6%。
●保时捷上半年的交付量是14.6万辆,同比下跌6.1%,它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销量也是全部负增长,而且其在德国和中国市场的跌幅分别达到23.2%和27.9%,是四家中唯一一家在中国跌幅超过20%的车企集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