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向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很多寒门出生的学子而言,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通常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而这两天曝出一条新闻:杭二高门口一位少年从迈巴赫中走下。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出生在罗马”这句话也确实不假。
“罗马少爷”就这么在网上有了热度,看来,一些人想尽办法获取流量,不如人家随手拍的一条视频。
于是,网友们开始了“地毯搜索”,想看看这个少爷究竟是怎么生在“罗马”的。
很快,大家就找到了线索,原来“少爷”是第一次上新闻,可他的爷爷却是新闻里的常客,那辆迈巴赫S450背后的家庭大家长,正是当代铜匠大师朱炳仁。
去年杭州2023·奥林匹克博览馆开幕时,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也来了,而朱炳仁则将自己制作的艺术品《剑魂》送给了他。
中国的艺术家有很多,可能出现在这种级别平台上的人却寥寥无几,可见朱炳仁确实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
国内的艺术造型通常讲究“不似之似”,清代学者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将“象”分为天地之然与人心营构。
传统工艺需要的是传承,而现代科技讲究的是创新,当能将两者充分融合的人,足以称得上是“现代大师”,朱炳仁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能在传承中创新,因此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上海展览中心金塔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铜部分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除了这些建筑艺术外,朱炳仁还将铜刻新工艺与传统书法结合,创作出了独特的铜书法壁挂。
青铜器在中国这5000年来,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朱炳仁在传承的基础上看到了铜在锻、铸过程中展现出的纹理美,而铜在氧化涂饰及镶、錾、镂、焊时的质感和色感、触觉和视觉更是被他充分运用,这才使作品有这么强的流动性感和自由性。
在炉火纯青之后,朱炳仁的人生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根据《五牛图》而作的《五牛积福》、根据郎世宁作品制作的《乾隆八骏》等多次成为国礼赠送给外宾,因为这不仅象征着中华文化5000年经久不衰,也同样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随着百姓生活富裕,越来越多的人也对铜器产生了兴趣,因为铜制品或山峦层叠,或粗犷磨砺,或细腻工,能制成不同涵义的物件,且彻底突破了历史悠久的青铜器传统,使得铜制品更具诗意。
那些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铜制品,也成为了朱炳仁毕生的心血。
“熔现实主义”这个新流派开创以后,他更是在建筑、雕塑、庾彩等多个领域颇具建树,他的儿子朱军岷也从事着与父亲一样的事业。
今年参加高考的“少爷”,也正是朱军岷的儿子,在人生如此重要的一刻,这位父亲也跟随一同来到了考场为孩子加油打气,足以见得朱家对后代的万般重视,正巧,这一幕被考场外的网友记录了下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