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你买的极氪新车,为何已是二手?

车迷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拆解一下车圈里最近挺热闹的一桩事儿:极氪汽车,以及它那身披神秘面纱的“准新二手车”。

何谓“准新二手车”?

直白点说,就是车辆已完成注册登记,但表显里程近乎为零。

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你买的极氪新车,为何已是二手?-有驾

若论其为新车,奈何身已属“二手”;若归类于二手,却又迥异于经年累月的旧车。

这就好比《红楼梦》里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雾里看花。

近来,有关极氪“准新二手车”的传闻甚嚣尘上。

有媒体直指,极氪或借此伎俩虚增销量,营造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

销量,乃是车企的命脉,直接牵动着市场信心与资本市场的神经,兹事体大。

事情源于一则报道, 称极氪在深圳、厦门两地,去年12月销量陡增,宛如火箭般蹿升。

更令人起疑的是,其中公司用户占比畸高,竟超八成乃至九成!

这般数据,稍具常识者,皆能嗅出异样。

与此同时,不少车主抱怨,自己在厦门购得的极氪,实为“准新二手车”。

舆论的矛头直指极氪,质疑其暗箱操作。

对此,极氪官方迅速回应,声称相关车辆为正常展车,降价促销乃是常规商业行为,与二手车交易截然不同。

翻译过来就是: 我们卖的是展车,别乱扣帽子!

然而,对于销量激增与公司用户占比过高的问题,极氪却讳莫如深,这无疑加剧了人们的疑虑。

实则,“准新二手车”在行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宛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件并不存在的华服。

我有一位在二手车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友,他透露,此类“准新车”的源头,多半来自汽车制造商、经销商集团以及4S店。

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你买的极氪新车,为何已是二手?-有驾

二手车商批量收购,一部分投向二手车市场,另一部分则…心照不宣。

那么,是何缘由催生了“准新车”这种特殊的存在?

一方面,源于对“上险量”的追逐。

上险量,如同车企的体检报告,直接反映其运营状态。

部分车企为了美化业绩,以期在市场与资本面前更具吸引力,便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对于经销商而言,“准新二手车”也是缓解库存压力的权宜之计。

当今车市竞争白热化,库存积压严重。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攀升至56.6%,远超荣枯线。

上半年,仅有少数4S店完成销售指标,经销商的处境可见一斑。

因此,清理滞销车辆,既能减轻经销商的负担,又能助力其完成销售任务,获取厂家的补贴,一举两得。

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准新二手车”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暗藏玄机?

我的二手车商朋友直言,若无置换需求,购买“准新车”确实有机会捡漏。

他举例说,一款指导价为11.98万元的新能源车型,若以“准新车”身份购入,或许仅需八万余元。

这般诱惑,着实难以抵挡。

“但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他警示道,多数“准新车”无法享受厂家提供的完整三电系统质保。

一旦电池、电机或电控等核心部件出现故障,高昂的维修费用将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你买的极氪新车,为何已是二手?-有驾

此外,还将失去首任车主享有的部分权益,如品牌赠送的积分或充电桩等。

“不过,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更看重价格优势。”甚至有车商能与厂家联手,定制“减配版”车型,压低出厂价,从而在终端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售价。

“消费者心知肚明配置有所缩减,但低廉的价格仍然让他们趋之若鹜。”

这种市场需求,反过来助长了“准新二手车”的盛行。

行业统计显示,在二手车市场中,“注册日期三个月以内、行驶里程50公里以内”的车辆占比已超过12%,且新能源车型占据半壁江山。

“准新二手车”现象的蔓延,暴露出汽车产业链深层次的矛盾。

车价日趋白热化,新车保值率持续走低。

行业数据显示,某品牌车型一年保值率已跌破75%,部分热门车型保值率亦呈下降趋势。

面对乱象,有业内人士疾呼“准新二手车”乃行业毒瘤。

如今,监管部门已着手采取行动,意图规范并整治这一现象。

那么,各位看官对此有何高见?

认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亦或是深不见底的陷阱?

车企又该如何应对“准新二手车”带来的挑战?

不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您的真知灼见,或许能为行业带来积极的改变。

细究之下,“准新二手车”的出现,亦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

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人们渴望以更低的价格购得心仪的座驾。

然而,在追求经济实惠的同时,更需擦亮双眼,避免因小失大。

购车,终究不能只看价格,还需全面权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