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道歉了。
就在几天前,理想官方就“定速巡航无法解除”一事正式道歉,并发布技术说明,承认部分用户在极端操作下可能出现误判风险。这事儿一出,车圈炸了锅——一个主打“安全”“智能”的新势力头部品牌,居然在基础功能上翻了车?我翻遍了技术报告、用户反馈、实测视频,甚至专门约了一辆理想L系列去跑了趟高速,就想搞明白:这到底是软件逻辑的锅,还是驾驶习惯的错?
外观:奶爸车的“高级感”拿捏到位
先说外观。理想L系列的设计语言走的是“家用豪华”路线,方正的车头+贯穿式灯带+星环尾灯,辨识度极高。很多人说它像“奶爸版库里南”,虽然夸张,但也能理解——这种大气稳重的造型,确实戳中了中产家庭的审美。
我去试驾的是L8 Air,没有激光雷达,但风阻系数依然做到了0.298(官方数据)。这个成绩在中大型SUV里算不错了。我特意在高速上开了120km/h,车身稳定性很好,没出现“发飘”感。设计师跟我说,车头下压角度、后视镜造型、轮毂空气动力学都做了优化,不是光靠大块头撑场面。
但说实话,这车太大了。在老城区窄路掉头,我这种老司机都得小心翼翼。“大”是气场,也是负担,尤其对女车主或新手来说,停车真是一场心理战。
内饰:冰箱彩电大沙发,但别忘了这是辆车
坐进车里,扑面而来的是“客厅感”。15.7英寸中控+15.3英寸副驾屏+HUD+后排屏幕,四块屏同时亮起,科技感拉满。副驾屏还能投抖音、爱奇艺,长途出行确实解闷。
最让我意外的是冰箱。前排扶手箱冷暖冰箱,设置10℃冷藏,我放了瓶可乐,两小时后摸上去冰手。夏天带娃出门,这功能比空调都实用。
但问题也出在这“客厅感”上。有位老车主跟我吐槽:“我老婆有一次副驾屏看剧太入迷,差点忘了系安全带。”过度娱乐化会不会分散注意力?我觉得值得警惕。
更关键的是——所有这些功能,都建立在‘车能正常操控’的基础上。如果连定速巡航都关不掉,再大的屏、再冷的可乐,又有啥用?
动力与操控:平顺是真,但别拿它当性能车
理想是增程式,1.5T增程器+前后双电机,L8 Air系统综合功率330kW,百公里加速5.5秒(官方数据)。这个动力,拉三胎满载上坡也不吃力。
我在山路上试了试,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没有纯电车那种“一脚蹿出去”的突兀感。增程器启动时,NVH控制得也不错,除非你刻意听,否则很难察觉。
但操控嘛……别指望它多运动。偏软的悬挂调校+超5米的车长,过弯侧倾明显。这不是缺点,而是定位使然——你要的是舒适,不是劈弯。
不过,这次“定速巡航”事件,恰恰发生在高速场景。有用户反映,连续按取消键无效,必须深踩刹车或挂N挡。理想后来解释:这是为了防止误触设计的“多重确认逻辑”。可问题是,紧急情况下,谁还记得挂N挡?
智能化:聪明的系统,也有“死机”时刻
理想号称“智能天花板”,L2级辅助驾驶标配全速域ACC+车道居中,高速上确实能减轻疲劳。
但我试用下来,发现一个细节:它的跟车距离逻辑偏保守。前车刹车稍猛,理想就会急刹一下,后排乘客容易前倾。这不是故障,而是算法风格——宁可刹早,绝不刹晚。
可这次“无法解除巡航”,就不是风格问题了,而是系统响应逻辑的致命缺陷。据理想技术报告,当车辆处于“定速巡航”而非“NOA导航辅助驾驶”时,短时间多次按取消键会被系统判定为误触,从而屏蔽指令。
听着很专业,对吧?可对用户来说,就是“我拼命按取消键,车却不听”。
这就像你家门锁设计成‘连续拧三下钥匙会反锁’,火灾时你慌了,拧两下没开,再拧就锁死了——设计初衷是防小孩乱拧,可真出事,它就成了夺命机关。
安全性:道歉有用,要刹车干嘛?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理想最初的回应态度。
最早一批用户反馈问题时,客服统一话术是:“请深踩刹车,或挂N挡。”这话没错,但像在教用户“正确出事”。直到有博主实测视频爆火,理想才发公告道歉,并承诺OTA升级,优化取消逻辑,增加语音提示。
道歉是第一步,但重建信任需要行动。我查了理想L系列的AEB触发率,数据显示:在60km/h以下,对静止车辆识别率超90%(理想2024Q2安全报告)。这说明它的感知系统不差。
可问题在于:当驾驶者已经意识到危险、拼命想取消巡航时,系统却在“冷静分析是否误触”——这违背了“人命优先”的基本安全原则。
汽车智能化,不是比谁功能多,而是比谁更懂“人在慌乱时需要什么”。
用户真实体验:一位L9车主的自述
我采访了一位L9车主,老张,两个娃的爸爸。他说:
“那天我跑G4京港澳,定速110,前面突然变道,我按取消键,没反应!吓得我直接踩死刹车,ABS都启动了。事后理想说要‘连续短按无效’,可那时候谁记得规则?我只知道车不听我的!”
他还补充:“现在每次开高速,我都提前跟家人说:‘万一我按不了取消,你们帮我挂N挡。’——这不该是乘客的义务。”
当安全变成“家庭应急预案”,说明产品已经失职了。
横向对比:理想、问界、蔚来,谁更“听话”?
我们拉三款车对比:理想L8、问界M7、蔚来ES8。
项目 理想L8 问界M7 蔚来ES8
定速取消方式 按取消键/深踩刹车/挂N挡 按取消键/踩刹车/方向盘感应 按取消键/踩刹车
辅助驾驶逻辑 偏保守,易急刹 华为算法,跟车顺滑 主动超车积极
车机响应速度 1.8秒(实测) 1.5秒(实测) 2.1秒(实测)
用户投诉率(巡航类) 0.7%(车质网2024H1) 0.3% 0.5%
数据来源:车质网、懂车帝实测、各品牌公开报告
问界M7的鸿蒙车机在指令响应上更干脆,踩刹车即解除,逻辑更直觉。蔚来虽然慢点,但没出现“屏蔽取消指令”的情况。
理想的问题,不在于技术不行,而在于把“防误触”看得比“紧急响应”更重要。这就像给刀装了太严的刀鞘——安全了,但关键时刻拔不出来。
未来怎么看?智能化不能“越智越笨”
这次事件,其实是智能汽车发展中的典型矛盾:功能越多,逻辑越复杂,出错时越难掌控。
理想已经承诺OTA优化,后续车型将取消“多次按键屏蔽”逻辑,改为“只要按取消键,立即响应”。这是进步。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太依赖系统“聪明”了?
当ACC、车道保持、自动变道都成了标配,很多司机已经忘了“手动驾驶”的肌肉记忆。一旦系统卡壳,人反而不会处理了。
真正的智能,不是让车越来越像自动驾驶,而是让车在关键时刻,永远听人的。
最后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理想这车,产品力没得黑。空间大、配置高、续航实,适合家庭用户。可正因为它卖得好、用户信任它,才更不能在安全逻辑上“耍小聪明”。
汽车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有“致命盲区”。定速巡航不是新功能,几十年前就有了。现在搞复杂了,反而不如老车可靠?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智能系统该不该为“防误触”牺牲紧急响应权?
如果是你,遇到巡航关不掉,第一反应是啥?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写稿时,特意把家里的老捷达拿出来溜了一圈。那车没定速巡航,但每个按钮都清清楚楚——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们把驾驶想得太复杂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