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出门要锁好门窗,防火防盗防同事”。但现在的豪华操作是:连开车也得带套防弹衣,敲代码都得先过一遍安全软件。谁让我们活在一个万物互连、家电能上网、汽水能自动下单、汽车随时能变身变形金刚的未来世界?安全二字,从此就不止用来骗家长放心了。
看到某企业在大展拳脚,郑重其事地扔出了“新智能”“新安全”,有人以为这是要发红包,其实是要发一份“安心承诺书”。毕竟,现在的智能化,智商是杠杠的,但心眼儿,您就别多奢望了。科技猛如虎,连猫狗都不敢出门喵;大数据算得飞快,就怕哪天算漏了自家的钱袋子。这年头不会点AI,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更别说开新品发布会。
于是,一群科研菁英,披上央妈的外套,端着四十余年的祖传“安全底线”,在这个不安全的世界高喊:“安全、安全、还是安全!”为了安全,长安汽车都快变成长安保镖,随时准备给用户来一套“极致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你说他们是不是也是看了社会新闻,看多了“刹不住”、“出事了”的段子,夜不能寐?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清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软件”比“硬件”还危险。原来进车得看剐蹭,现在得提心吊胆看代码漏洞。以前车坏了找修理工,现在车疯了估计得找程序员。但甭管黑客多嚣张、地球多危险,牢牢把“安全”镶牌在门口,总不会错。而且还是“泛安全”——行车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隐私安全,恨不得再加上湿垃圾干垃圾安全。你有需求,我有分区,堪比宇宙版“全覆盖”。
有些人看到这里,估计要问,“你们这套安全防火墙,有没有用啊?”这问题问得太直白,真让人差点不好意思回答。可长安公司偏偏就要“零事故、零伤亡”,连保险公司都得抖三抖。这目标敢定出去,起码比某些“地方财政收入翻倍”听上去靠谱那么一些。
当然,大目标得靠大技术撑腰。什么SDA中央环网架构、CA-ITVS验证体系、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个高大上的名头甩出来,真让人怀疑这是搞车呢,还是搞宇宙飞船。全球人才梯队听上去更像世界杯阵容,都快怀疑他们的内训是用无人机送外卖,用AI教老头儿养生。
“眼明-脑灵-腿快”这三个词我得着重说说。听起来像运动会口号,实际上,是长安智能化的金刚伏魔大阵。你以为他们会发明隐形斗篷,其实只是让你的车更像你妈,随时提醒你拉好拉链、别乱转头,关键时候还能帮你刹车、打灯、绕开狗屎(如果AI识别不失误的话)。
比如“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听上去像是给钢铁侠开挂。其实就是让你的车学会像老司机一样预判风险,“人未起意,车已起步”。以前见过吵架的夫妻,没见过AI和人抢方向盘。别说,AI不仅能在黑夜远光灯下提前两秒刹车,连你“失踪的前车”都能0.1秒内找回来。你敢信?以后要是丢了对象,能不能也让这车帮忙找回来?
他们就这么自信,靠的都是一项项关键技术。什么自动泊车,主动加速防追尾,反正你能想到的事故,统统排练遍,做得比某些演员都敬业。开着长安新智能的车,理论上你能安心地在高速上闭目养“神”,如果你信任它胜过信任自己的男朋友。当然了,如果你的信任跟着数据一起“上天”了,别忘了感谢他们的AI团队夜以继日地磨代码。
除了安全,还要舒心。你以为座舱只是装个香水和充电口,现在流行“智能家”,连椅子都能跟你唠嗑。从感知到互动,车都成了贴心小棉袄。什么类人超人体系、健康空间、心理安慰,听起来快比心理咨询师靠谱,以后堵车也不用怕焦虑了,座舱会安慰你:“少生点气,开慢点,混口饭吃不容易。”
再说那传说中的底盘,简直像给车装了孙悟空的筋斗云。什么轮胎全状态监控、弹性波AI识别、横风稳定系统——听起来比孩子打疫苗还全乎。爆胎、侧翻、湿滑通通安排上,遇到爆胎车都不带掉链子的。这要搁过去,飞车党得哭晕在厕所,飙车都不带怕的。
可你以为这些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技能?背后其实是一群熬成熊猫眼的工程师。你在车上偷偷抠脚,他们在实验室手捧测试仪睡地板。号称16大领域44个研发中心,200多个实验室,就差没把月亮按进技术简历里。自夸自己“没有打过那么富裕的仗”,别说同行,连对手都得点赞:“你有钱你上,你有能耐你搞。”
论合作,更是应有尽有。华为、腾讯、海尔,都揽入怀中,朋友圈比明星婚礼还大。智能驾驶靠华为的大数据闭环,娱乐体验靠腾讯,回家还有海尔帮你自动开门做饭。以后要是车在路上跑没油了,说不定还能自动打客服电话,来一个空中加油。随时号称到2028年能上人形汽车机器人,谁敢说梦想不能驱动生活?
到2030年,直接承诺能让你家飞起来,低空飞行,小鹏见了都得倒头就拜。2035年让“低空产业”千亿级,企业野心堪比古代一统江湖,没准到时候每个人配一台飞行车,堵车也能飞着去上班,迟到了就说风大。谁让中国梦里,每个人都能造个新四大发明?
可最颠的还是那句:安全是底线,智能做引擎。看着各路豪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全球化贴标签,最后都是“我的安全最安全”。这就像茶叶蛋大战芒果,大家乐呵涮标签,咱们老百姓抱着小板凳围观。大家都在发力“新央企、新长安”,仿佛只要“新”得够快,“旧的烦恼”就能追不上。
“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这是他们许下的誓言。机器越来越像人,人却越来越焦虑;科技进步的背后,大家都生怕有一天,自己输给了方向盘。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开着“极致安全”的天枢智能,出门丢不了钱包、忘不了老婆、再也找不到出事的理由。
当然也别忘了,铁打的安全,流水的麻烦。技术天天升级,安全从来和风险打架。用出了问题,是你不会用;出不了问题,技术真的好。谁能保证明天不会有新麻烦?大家一起为明天的安全祈个福吧。如果你还担心,别怕,央妈站台,专家护航,工程师全天候值班,车都快成天使飞行器了——就差配把翅膀。
说到底,这一届用户被教育得多明白:安全不能光靠嘴,说出来谁不会?要真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得百万工程师打满鸡血,天天吃外卖加班到秃。咱们今天买车求个心安明理,明天出门还能回家吃热饭——别管智能、黑科技,还是谁家央企给你站台,说破天,最后都是那句话:你安全,我安心,咱全家都放心。
至于“新长安新安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出行圣杯”,还看技术和命运谁更靠谱。这世界要是都能像PPT说得这么美好,估计互联网都得谢幕,大家安安稳稳躺着刷短视频就完事了。可惜人生不是AI能计划出来的,汽车再聪明,也得自己多操点心。所以我劝你:再牛的智能,还是盯着点方向盘;再狠的发布会,PPT再闪,也不能帮你躲过红绿灯啊。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