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Polo定名落地,捷豹Type 00谍照曝新细节,保时捷718燃油版停单
前几天去朋友店里蹭咖啡,他一边擦着手上的机油,一边跟我说:“你听说没,大众那个ID.2all,不叫这个名字了。”我还以为他又在开玩笑,结果是真的——量产版直接用回了老牌子Polo的名头,只不过前面加个“ID.”。下周慕尼黑车展就能见到它和GTI版本,还会带来一台差不多大小的纯电跨界概念车。
有意思的是,这次Polo电动化后个头4053毫米长,但宽度拉到了1816毫米,高度也比以前高点儿,因为底下塞了电池包。轴距伸到2600毫米,所以坐进去空间接近高尔夫。我在群里看到有人发试装车照片,说后排腿部空间意外宽松,就是尾厢地板稍微高了一点儿。销售顺嘴提过,快充是标配,两种电池三种动力,高配GTI明年底才来,有223马力——听着不小,不过欧洲那边已经有Abarth 500e、Cupra Born VZ这种对手盯着它呢。
大众CEO托马斯·谢弗还放话,说这只是把老名字搬进未来的第一步,将来ID.3可能变成ID.Golf、ID.4变成ID.Tiguan……想想也是,这些名字在街上喊出来,比什么数字编号亲切多了。我邻居老李开了十几年Polo,他就说:“以后买新车还是得叫Polo,不然都不像自己家人。”
另一边,西班牙山路上最近热闹得很,有人拍到了两辆捷豹Type 00原型车的视频。一台换了新轮毂,还有一些之前概念图没见过的小细节。不过最奇怪的是声音——明明是纯电,却能听出一点V8低吼。据拍视频的人说,那是外置扬声器模拟出来的,现在不少性能电动车都会这么干,让驾驶者心理上更有激情感。我记得之前试某款模拟声浪的EV时,在隧道里关窗开大音量,那感觉真挺迷惑,你知道它是假声,可耳朵还是被唤起来了。
官方确认这台豪华轿跑会给986马力,还能跑WLTP工况692公里续航。今年晚些时候亮相,要等到2026或2027年初才能交付。有修理厂师傅看完谍照就摇头:“这么大功率,以后维修怕是不便宜啊。”不过爱好者可能根本不会管这些事儿,他们只要推背感够猛就行。
保时捷那边则传来了一个让收藏迷兴奋又惋惜的消息:718 Boxster和Cayman燃油版不再接单。据Autocar透露,现在下不了单,但生产要到明年才结束,而且现有订单消化完可能拖到2026年。这意味着最后一批燃油718,很可能几年后身价翻番。我认识一个玩二手保时捷的小贩子已经开始留意库存,说哪怕先囤两三年,也值当做投资用。他还给我科普了一段历史:Boxster诞生于1996年,当时就是为了替代928和968;2005年来第二代,同时硬顶Cayman出现;2012年的第三代造型彻底改,新动力也更强;2016这一代加上“718”称号,还塞进911 GT3来的发动机版本……如今这一页翻过去,下次再见就是纯电时代,但因为供应商破产等原因,新款EV版本估计要延迟上市。
除了这些整车新闻,还有个冷门技术发布让我印象深刻——Horse公司推出C15增程器,小小一个,比公文包大不了多少,可以横着竖着放在前备箱或者尾部,用1.5升四缸自然吸气带发电机逆变器输出94马力,还有涡轮增压161马力版本。他们吹牛(或者真的是)说可以兼容汽油、合成燃料甚至甲醇乙醇,全符合欧7标准。在我们市区出租司机群里,就有人讨论这种东西是不是以后可以帮旧纯电脱困,“比如冬天掉进高速服务区找不到桩的时候”。这玩意主要目标还是D级轿车和商用车型,对普通家用小EV来说未必划算。
宝马也没闲着,在奥地利斯太尔和德国慕尼黑工厂搞起第三代氢燃料系统原型,为2028年的首款量产氢能源车型铺路。这事他们可折腾几十年,从70年代末改E12 520i烧液态氢,到后来V12双能源7系,再转向现在效率更高、更环保的燃料电池路线。这次的新系统比上一代缩小25%,功率密度提升不少,而且高度集成,可以适配多个平台。有内部工程师私聊告诉我,他们其实早就在考虑基于下一代X5做氢能源版,只是时间表卡得紧,要等G65发布两年之后才行。如果按计划走,2026兰茨胡特基地先安装调试生产设备,两年后正式投产核心部件,到时候市场接受度如何,就看消费者愿不愿为加氢站绕路十公里买单吧。
昨天傍晚,我楼下修理铺老板正收拾工具,看见我骑自行车回来问:“你觉得以后街上会不会都是没有声音的新Polo?” 我愣了一秒,只回他一句,“那得看咱们耳朵习惯多久。”风吹过的时候,我们谁都没再接话。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