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7月份这个L3准入名单一出来,整个车圈都炸了。但这个炸,不是那种技术突破的狂喜,更像是一群在考场上传了半天小纸条的学生,突然听到监考老师说,“不装了,摊牌了,你们可以开卷考了”。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然后开始琢磨,这开卷考,到底是怎么个考法,谁抄的答案又快又准。
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发布会,这是一场盛大的“免责声明宣读会”。以前大家搞自动驾驶,都跟在雷区里跳芭蕾舞一样,战战兢兢,生怕一步踩错就粉身碎骨。现在好了,国家发“准生证”了,意思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你们可以合法地“不务正业”了,车子自己开,出了事,咱们再坐下来慢慢聊责任划分。这聊的过程,就是艺术。
你看长安,一口气拿了17张牌照,深蓝阿维塔全家桶都给安排上了,这是什么打法?这不是技术自信,这是典型的“题海战术”。就像一个学渣,不知道哪道题是重点,索性把整本练习册都做一遍。逻辑很简单:我不知道未来L3的数据需要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采集,但我车多,我的人肉爬虫多,我用海量的用户“功德”,去炼一颗自己的金丹。万一炼成了呢?炼不成,那也是用户的问题。这种思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这是把地球车主当成计算资源了啊。
赛力斯那边就更直接了,问界M9直接成了版本之子。这不奇怪,紧紧抱住华为这条大腿,已经不是合作了,这简直是赛博世界的“人车合一”。华为提供大脑和神经系统,赛力斯提供一个能跑的躯壳。问界M9拿到的不是L3牌照,是华为发的一张“优先体验卡”。人家玩的不是造车,是生态。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移动的鸿蒙终端,现在这个终端恰好学会了在高速上自己动。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宝马奔驰比亚迪这些,拿了几张牌照,意思一下。尤其是BBA,那感觉就像是班级里的老牌学霸,看着一群新来的用计算器甚至用AI答题,自己还抱着算盘,嘴里念叨着“基础要扎实”,心里慌得一批。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品牌本身。它的L3,必须像它的内饰一样,透露出一种“虽然我可能不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贵的”的从容。这是一种信仰,你跟奔驰车主谈技术,就像跟一个道士聊量子力学,他会觉得你有点冒犯。
然后用户就彻底懵了。蔚来那边不声不响,搞得车主跟等开奖一样焦虑。讲真,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总是在一种“我有一个宏大的梦想但我先不说”和“兄弟们我们一起加电”之间反复横跳。而比亚迪呢,测试车和准入车对不上号,这操作就非常“压缩毛巾”,宣传的时候是个大浴巾,拿到手发现,诶,得泡水才能用。这让用户怎么想?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你们这帮人,到底是在搞科技,还是在搞玄学?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L3这玩意儿的看法非常朴素。我根本不关心你用了几颗激光雷达,也不在乎你的算力有多少Tops。我就关心两件事:第一,我在高速上打开它,能不能安安稳稳地刷会儿手机,不用担心前面突然出现一个“任意门”,钻出来一辆横着开的老头乐。第二,万一真的撞了,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这才是L3的死穴。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不在华为,而在“老头乐”。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模拟,都顶不上一个山东大爷骑着三轮车在高速上逆行给你带来的精神冲击。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精密的算法,在大爷朴素的物理学攻击面前,脆弱得像张纸。你所有的传感器,在那一刻,都会齐声高喊:坏了菜了!
所以车企现在拼命拿牌照,本质上是在抢夺“解释权”。他们不是在造车。他们在造一个法律武器。一个可以移动的法律武器。一个可以甩锅的,移动的,法律武器。车上的黑匣子,会记录下你每一次打哈欠,每一次走神,每一次手离开方向盘超过0.5秒。到时候法庭上,人家律师会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拍在桌子上,说:“你看,系统已经提醒了八次,是这位先生自己选择了‘成盒’,我们对此表示遗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阴谋论者,把所有人都想得太坏了。但转念一想,商业不就是这样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现在的车市,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搞L3的这帮人,就是想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然后告诉大家,以后吃饭都得用我们家特制的营养液。
这玩意儿,真用起来,可能还真有点香。我有时候开车堵在路上,就在想,当年为啥没去学挖掘机呢,至少还能自己挖条路。有了L3,至少在堵车的时候,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摆烂。但这种“香”,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你得签署一份比你这辈子读过的所有书都厚的用户协议,把自己的驾驶权,连同出事后的辩护权,一起交出去。
这他妈谁敢用啊?!
所以,L3的未来是什么?不是技术,是玄学。是谁能把责任这口锅,甩得最圆,甩得最远。你看,问界M9、阿维塔11这些,背后站着华为,至少在甩锅的姿势上,会显得比较有科技感,比较专业。而那些没有“玄学”光环加持的品牌,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堆硬件,堆配置,加大加大再加大,搞得跟金钟罩铁布衫一样,试图用物理防御来对抗这个混沌的世界。但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最骚的。最终,决定你是否按下那个“L3启动”按钮的,不是对技术的信任,而是对品牌背后法务团队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法务部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