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就如上了贼船,修理费要将车主掏空,省钱原来是个毒饵

以前车企要求所有的维修、大小维修都得去4S店,以为确实是为了车主好,直到澳大利亚对几家中国车企开出罚单,才知道原来车企如此做是不对的,是车企为了赚钱才如此蛮横无理,唯一的理由就是车企想从车主身上赚取到更多维修费。
买电车就如上了贼船,修理费要将车主掏空,省钱原来是个毒饵-有驾
随着头几批车主的车子保修年限到期,或是不是首任车主,诸多权益已失去,车主为了省钱而去第三方维修店维修,第三方维修店发现,电车其实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高深,没那么难修。
除了电池包之外,基本上汽车的诸多部件第三方维修店都能修,特别是某家集成度极高的美国电车,由于它自己修不过来,车企方面就只眼开只眼闭,甚至有维修店能从特殊渠道,搞到这家美国车企的维修数据,这方面恐怕也有美国车企的默许,不然这些数据是不可能泄露给维修店的。
事实上电车也确实精细许多,许多配件都与芯片关联,一辆燃油车的芯片只有300多颗,而一辆电车的芯片超过千颗,这都要求维修店必须有车企提供的详细数据才能对内部进行维修,要不然一旦拆除出现错误,损坏的零件价值相当高。
买电车就如上了贼船,修理费要将车主掏空,省钱原来是个毒饵-有驾
当然更让修理行业恐惧的是一家车企将修理工送去坐牢,自那之后维修行业的人士表示他们基本不接国产电车的维修了,只接美国电车的维修,这些第三方维修店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维修数据,以及积累经验之后,发现电车的维修也就那样,甚至连电池包的维修也不难。
某美国电车虽然采用大模块化设计,但是其实也考虑了维修的要求,在该品牌的4S店里一旦头灯损坏,不管问题大小,一律采取整个头灯总成更换,而实际上该头灯同样可以用专业工具进行拆卸,灯泡坏了就换灯泡,密封件坏就换密封件,这些都能在市场上买到,其他诸多配件类似,因此第三方维修的维修费用往往只有4S店的几分之一。
就连电池包其实同样是采用小模块设计,美国的第三方维修店就有类似的经验,而美国车企在美国已向第三方维修店开放了维修数据,有第三方维修店表示这家车企的一款车的电池包由16个模块组成,意味着该车企其实已考虑到维修的需要,当然也有考虑到安全需求而采取了模块化设计。
买电车就如上了贼船,修理费要将车主掏空,省钱原来是个毒饵-有驾
该车企的一辆车出现了问题车,车主送去车企官方指定的维修店,官方维修店检测后就是要求更换整个电池包,报价高达2.5万美元,由于车子已过保,维修费需要车主自行承担;车主觉得太贵了,送去第三方维修店发现仅是其中的两个模块存在故障,更换这两个模块只要3000美元,加上服务费等合计不到4000美元,只有官方维修费用的六分之一。
对于国内电车品牌来说,如今第三方维修店基本不会接收,官方维修店报价异常昂贵,更换一个中控屏要数千块,更换一颗激光雷达要8000块,然而同样尺寸的OLED屏幕如今只要1000多,媒体经常报道激光雷达已跌穿200美元,中间巨大的利润空间自然由车企取得。
更离谱的就是电池包的费用了,中保研分析指出国内的电车更换电池包的费用普遍为电车价格的一半,然而一辆电车使用1年时间在零公里二手车的威胁下价格已低于六折,超出三年因为电池的昂贵成本基本没有二手车商愿意收购,毕竟电池包实在太昂贵了。
买电车就如上了贼船,修理费要将车主掏空,省钱原来是个毒饵-有驾
可以说买了电车,就相当于上了贼船,只能去车企的4S店付出巨额维修费维修,为车企贡献源源不断的利润,车企所宣传的省钱随着充电费的上涨、保险费的上涨等早已不再省钱,还要加上昂贵的维修费,省钱早已成为噱头,实质上已被绑在车企身上被它一直吸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