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老张,你说这华为首款旅行车享界S9T,真要出了,能火吗?”说实话,我一听这名字就来了兴趣——华为造车,还是旅行车,这俩词搁一块儿,不就是妥妥的“上头”组合吗?一个是中国科技顶流,一个是在欧洲火了几十年、在国内却一直不温不火的小众车型,这波跨界联名,到底是“真香”还是“劝退”?
别急,咱今天就掰扯掰扯这还没正式露脸的享界S9T,到底有没有机会在中国市场支棱起来。
先说说它可能长啥样。虽然官方没公布实车,但根据华为一贯的调性,加上之前问界M9那种“灯厂”级别的设计水准,我敢打赌,S9T的前脸肯定不会含糊。低趴的车头、贯穿式LED大灯、流线型车身,再加上旅行车特有的“大屁股”造型,风阻系数估计能压到0.23Cd以下,这数据,别说BBA了,放超跑堆里也不虚。而且你想想,现在市面上的旅行车,除了沃尔沃V60、奥迪A6 Avant,还有谁?基本都是“老咕噜棒子”,多年不换代,设计也偏保守。如果S9T能来个科技感爆棚的外观,那可真是“出片利器”,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绝对上桌第一个动筷。
再看内饰,华为的强项在哪?智能化!这车要是不把鸿蒙座舱塞进去,我都替它不好意思。想象一下,一上车,语音助手秒唤醒,座椅自动调节到你习惯的角度,空调、音乐、导航全给你安排明白,这体验,不比某些豪华品牌还强?而且旅行车讲究啥?空间实用性。S9T要是基于现有享界平台加长加高,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后备厢拉两个28寸行李箱再加几个登机箱,轻轻松松。这不就是“床车”的潜质吗?周末带上帐篷、烧烤架,说走就走,谁还愿意窝在城市里?
动力方面,目前还没确切消息,但参考问界M5/M9的路线,S9T大概率会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如果纯电版能做到CLTC 700公里以上,增程版市区用电、长途用油,那燃油经济性这块儿就不用愁了。百公里加速5秒内,对一台中大型旅行车来说,已经算“驾驶玩具”级别了。关键是,华为的三电技术现在可是顶呱呱,电池管理、热失控防护、快充能力,都是行业第一梯队。你想想,谁还愿意开“油老虎”上下班?
说到智能驾驶,这才是华为的杀手锏。L2级辅助驾驶已经是基操了,我猜S9T起码得配华为ADS 3.0,高速上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避让大货车,一套操作行云流水。城市里也能实现NCA(城区领航辅助),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窄路会车,全都安排上。这可不是某些品牌“车界网红”式的PPT功能,问界M7、M9已经用销量证明了这套系统的可靠性。你说这配置,是不是有点打脸那些说“华为只是软件强”的人?
那问题来了,它真能卖爆吗?咱们拿几个对手比比看。
第一个对手:沃尔沃V60。北欧极简风,安全口碑顶呱呱,内饰用料环保,适合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车机系统老旧,语音识别像老年机,辅助驾驶功能少得可怜,价格还死贵。同样是50万,V60给你的是一台“安静的老干部”,而S9T可能是一台“科技新贵”,你怎么选?
第二个对手:奥迪A6 Avant。这车不用多说,“装逼利器”实锤。西装暴徒的气质,Quattro四驱加持,开出去谁不看你两眼?但问题也在这——养车贵、油耗高、维修贵,市区通勤开它,钱包得“气的蹦起来”。而且内饰设计多年不变,科技感被新势力甩出几条街。走路摇头晃脑是挺有排面,但天天为油钱发愁,排面也撑不了几天。
第三个对手:比亚迪仰望U7(如果真出旅行版)。比亚迪的三电和智能化也不弱,刀片电池安全性高,云辇底盘舒适性顶,价格还可能更亲民。但品牌调性上,仰望系列主打“百万级”,走的是极致奢华路线,和华为“科技+生活”的定位不太一样。S9T要是定价在40-50万区间,那真是精准卡位,不上不下,刚好打中一批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消费者。
不过,挑战也不是没有。国内消费者对旅行车的接受度一直不高,总觉得“屁股太大像货车”,不如SUV看着霸气。而且华为虽然技术强,但毕竟不是传统车企出身,品控、售后网络能不能跟上,还得打个问号。要是新车一交付就“跌冒烟了”,那可真是天塌了。
但话说回来,时代变了。现在年轻人买车,不再只看“三厢轿车才正经”,他们更在乎个性、智能和生活方式。享界S9T如果真能把华为的智能化基因和旅行车的实用美学结合起来,未必不能成为新一代“国民神车”。你看特斯拉Model S Plaid,不也是小众轿跑,照样卖爆?关键是你得给消费者一个“上头”的理由。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华为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有机会吗?我觉得有,而且机会不小。它不只是一台车,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科技可以很酷,生活也可以很诗意。开着它,既能通勤加班,也能说走就走,这才是当代中产的理想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