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扎堆热议空气动力学
风洞测试这事儿已经吵了一个礼拜了,到现在也没个定论,整个汽车圈还是闹哄哄的。前面有小米出了个带双风道的前舱盖,后面又有风洞测试的事儿,各大车企和高管都掺和进来,“空气动力学”这个话题越炒越热。
可能是因为最近汽车行业没啥特别大的新闻吧,网友们的好奇心总得找个地方释放一下。这不,莲花就趁机跟小米杠上了。今年最早挑起汽车圈对空气动力学讨论的,就是小米SU7 Ultra那款价值4.2万的双风道前舱盖,这事儿闹得挺轰动的。
小米汽车为“花瓶前舱盖”致歉
被网友吐槽说“没啥大用”之后,最近小米汽车发了个道歉帖子。里面说,“那个碳纤维双风道的前舱盖可以免费换别的款式,已经提车或者下单的朋友会得到2万积分作为补偿。”
有意思的是,小米除了说可以换配件,还特别解释了一下这个前舱盖的作用:“这个碳纤维双风道的前舱盖,虽然主要是为了保持外观好看,但也能稍微引导空气流动,帮助前舱散热。”
这一句话基本上就说明了,这玩意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好看,散热什么的功能只是个附带的小优点。
车企扎堆玩风洞,暗讽or较劲?
这事儿闹得挺有意思啊,正所谓“墙倒众人推”,莲花这个超跑品牌就在第二天发了一条将近一分钟的视频,专门放他们家各种车型做风洞测试的画面,还配了句文案:“真风道,真下压力。”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暗讽小米。
其实吧,在跑车空气动力学这块,莲花确实有点历史地位,人家也算是个老牌子了。但这次这么公开地“拉踩”,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蹭热度的嫌疑。毕竟在赛道上跑起来,莲花那车还真没小米SU7 Ultra快呢。
比亚迪汉也不甘示弱,直接甩出了中汽研认证
巧的是,比亚迪那边也跟着掺和进来了。王朝路上发了个帖子,说他们家汉L在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风阻系数是0.212,而且有中国汽研的权威认证,还附上了测试视频。
比亚迪这波操作给别的车企提了个醒:面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和行业里的浮躁风气,拿得出真材实料、有权威机构认证的东西,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车企主动去证明自家车的风阻系数。
再多说两句,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风洞测试的事情折腾到现在,这么久都没个明确的结果,大家难免会开始怀疑那些专业的测试部门和设备是不是靠谱。咱们国家的汽车技术研发进步很快,汽车行业也有不少年头了,为啥做个权威的风洞测试还得排队等好几天呢?这事儿确实值得深思啊。
汽车风阻系数虚标背后
关于这个问题啊,查证了一下,发现主要原因就是风洞测试设备太贵了!这玩意儿造出来得好几亿,租一次也是天价,起步都快接近六位数了,所以到现在测试费用才慢慢降下来。
更搞笑的是什么呢?咱们中国可是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大国啊,结果现在连个能制定统一、严格的风阻系数测试标准的官方机构都没有。这就直接导致这次的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大家就像小孩子打架似的,互相指责。
现在消费者和车企都开始重视风洞测试了,能不能希望相关部门和设备厂家一起努力,把这事做得更方便些?用专业的设备好好给每辆车做个检测,而且整个过程要公平公正、清清楚楚的。这样那些认真做产品的车企才能得到应得的好处,咱们消费者也能买到靠谱的好车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