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成电车新户,省钱成主因,智能体验受欢迎

一直以来,大家在聊天群里说起换车,都会顺手扔句:“电车啊?那不是90后、95后的专属吗?”搞得好像一碰电动车就要大喊“青春无敌”,仿佛70、80后都是燃油车的倔强图腾,死守着一串串汽油味与V6律动的倔脾气。可别说,最近这风向是真变了。数据啪啪打脸:别光盯着年轻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新晋车主里70、80后涨势最猛。用一个大众接受度极高的说法就是——中年老铁一夜之间成了“电车新大户”。你说诡不诡异?到底发生了什么,老一辈突然集体叛变“油党”,搂起电车的肩膀开始人生下半场?这事儿背后,其实是有门道的。

先给大家来点干货。国家工信部的最新数字摆在这儿:新能源销量半年卖了490多万台,涨了30多个百分点。可你要真以为这增长全靠愣头青们刷票,那就小瞧大叔大妈的杀伤力了。秘密说出来,电动车最大的增量人群,今年不是20多岁的大学生小白领,而是40岁-55岁的中老年群体。这群人过去可是一身腚劲,提起电车表情都很有故事嘛。“不安全”,“续航焦虑”,“开着没灵魂”,满嘴都是段子。可日子久了,他们怎么转弯儿了?是内卷压力大到连开车都要降本增效了吗,还是汽车圈也吹起了数字革命的东风?

掰开揉碎慢慢聊。70、80后变化的底层逻辑,说好听点,是“理性觉醒”。这帮人现在什么都图个值两个字。你不要以为他们四十多还沉迷速度激情,其实,稳才是永远的秘密暗号。他们有的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新潮情怀,而是经济账一笔笔算得明明白白。你看现在后台那些晒用车账单的大叔,言语都一股有品位的世俗质感——省钱才是硬道理。不信你随便拉个人问问,油价都快破9了,电动车每公里花出去的冤枉钱比燃油车少三分之一。长此以往,那些存了两套房等养老的中年人,脑袋也只能被省钱大法洗脑。至于更直截了当的理由嘛——保养、维修一共花不少,可电动车没机油没“三滤”,干干净净,省了一堆麻烦。朋友A某就是血泪教训的“活广告”:去年见一台燃油车去路边趴窝,立马入手蔚来ES6体验一把。结果语音唤醒、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啥的,直接迷得他一塌糊涂。有钱也不能花得冤枉,这就是老实人最直接的消费哲学。

70后80后成电车新户,省钱成主因,智能体验受欢迎-有驾

让我们把镜头拉近到家用小型电车,真有点白开水里见彩虹的味道。朋友B去年定了台奇瑞小蚂蚁,只花了七万出头。每天下班高峰来回30公里,他算了下,充电频率一周一次就妥妥的。4万多公里油费到底省下多少?一万多块!眼巴巴省下来的钱,开五六年下来几乎又买了台车。打工人内心os:不用“算命”,数据本来就摆那儿,电车是赤裸裸的经济适用男,燃油车这是在让位消费升级,不服不行。

除了搬小板凳数票,咱也得讲点高级的——智能体验这档子事。不得不服气国产品牌的“整活能力”,前几年还在抢大电视,谁想到现在连汽车也在比“大屏幕”。智能语音、全车互联、娱乐系统、人脸识别……车子不仅能开,还能陪你唠嗑。70、80后以前看特斯拉那帮极客开着玩,觉得那都是无聊青年的装x神器。但时代变了,自家孩子上了个幼儿园、老人行动不便、全家出游……哪一样不需要更智能的“保姆”?咱直说,开惯了过气帕萨特的叔叔婶婶,刚摸上大尺寸触控屏,立刻变成AI“潜力股”。驾驶辅助摆在面前,谁都不得不感叹一句:有智能才叫现代生活!

不过中年人骨子里有点挑剔是真的。他们买电车,看的标准就俩:一个有没有长跑功夫,一个空间大不大。70后怕半路抛锚,眼里只盯着表显续航的数字;80后上有老下有小,恨不得后备厢能塞台冰箱。电车厂商也聪明得很,这两年国产中端车型动辄400、500公里续航,高端一脚油门直奔600公里以上,空间表现也不含糊。带娃郊游?直接塞进俩婴儿座椅都不会打架。就这场面,原来那种“电车只能市区转转”的段子,早被行业进化按在地上摩擦了。

70后80后成电车新户,省钱成主因,智能体验受欢迎-有驾
70后80后成电车新户,省钱成主因,智能体验受欢迎-有驾

不过,理想再丰满,现实还是时不时滋一下。别看主流车企喊得欢,充电基础设施短板还挺大。国家能源局喊了好几年,但平均一个电动车才有不到0.8个公共充电桩。你要真跑个长途西北大漠,指不定就得“哪壶不开提哪壶”。就算城市现在密密麻麻多了快充站,可高峰期排队的队伍,你看着也能办个短期驾校。那啥,蔚来发起组建换电联盟,把一汽、广汽、长安、吉利都拉进来了,听上去像电影里组队打怪,未来是不是能跑得更快一点?这个很值得再观望。

70后80后成电车新户,省钱成主因,智能体验受欢迎-有驾

说到刁钻的用车痛点,燃油车的“铁粉”虽然嘴上不服,可心里门清。“家里油车放三年贬值六成以上,二手车市场一天一个价,残值像雪崩一样崩塌。”广汽菲克破产、上汽大众关厂的新闻天天刷屏,没人真敢装看不见。“油车保值”这个童话,怕是要被写进教科书的“曾经有个美好时代”栏目。新一波车主粉丝流失,不是秘方,是大浪淘沙的市场洗牌。

当然,电车也不是舍你其谁的完美白月光。谁说电池不衰减?三五年下来续航“打折”,有点淡淡的忧伤。冬天来了,部分隐藏式门把手弹都弹不出来,有网友统计只有23%的弹出成功率,你说气不气人?不过转念一想,这事正被努力补洞。比亚迪搞刀片电池、蔚来玩BaaS换电技术,长安主攻冷启动稳定性,这些大佬不是闹着玩的。从数据看,中国品牌现在电车冷启动成功率已经干到了88%,是什么概念?你用iPhone的时候也是会死机一下吧?毕竟哪有啥东西绝无毛病,科技嘛,总是要给用户几个“体验彩蛋”。

就说现在电动车逐渐成家用首选,这波风潮,70、80后其实才是风口上的大鲤鱼。别以为他们脸上写着“保守”,心里就装着过时。人家是真精明:好东西省功夫,省钱、省心还炫技,技术体验扎实,谁不想多出手一把?家里加个新能源,买车如同十年前买第一部智能手机。刚上手酸爽不适,几个月后钱包鼓鼓,体验拉满,纵使回忆老腔老调,“燃油发动机的轰鸣嘛,也就听听得了。”

说到未来,电车巨头集体自动升华。分析师都开始放卫星:未来十年,全球十大最牛汽车公司,咱中国预计能坐稳前排六七个位置。别笑,产业链一条龙,技术、价格、供应链全占优,这不是侥幸,是咱们真干得漂亮!

所以啊,别再抱着“中年不换电车”的陈旧观念自娱自乐了。大叔大妈不说话都是一把老谋深算。能省的永远都省能,能体验的新潮绝不掉队。电车不再是小年轻“秀智商”的玩具,中年人的理性消费,就是对未来趋势做了最实在的投票。燃油车不至于马上凉透,但电动车做大做强的路子,已经谁也挡不住了。

说到这儿,我是真好奇,你家里有没有“铁杆油粉”已经悄咪咪换队站在新能源阵营里了?咱们评论区聊聊:你觉得电动汽车,接下来还能收割更多哪些群体的心?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