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Q1营收158亿!毛利率15.6%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再洗牌?

评论:小鹏的狂飙与隐忧

当小鹏汽车一季度财报刷屏时,我盯着那个330.8%的交付量增长率看了很久。这数字烫得吓人,像盛夏正午的引擎盖,表面光鲜亮丽,底下却藏着灼伤皮肤的风险。何小鹏说"行稳致远"的时候,我分明听见资本市场踩油门的轰鸣——这家曾经被唱衰的车企,正在用近乎疯狂的增速,演绎着新势力造车最血腥的生存法则。

小鹏Q1营收158亿!毛利率15.6%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再洗牌?-有驾

看看这些数字吧!94,008台交付量冲破了指引上限,MONA M03八个月卖十万台,P7+五个月完成五万台下线。这些数据漂亮得像展厅里打了蜡的概念车,可掀开后备箱呢?15.6%的整体毛利率里,汽车业务实际只有10.5%。这意味着每卖一辆二十万的车,小鹏赚的还没夜市摊煎饼的大妈多。更魔幻的是,资本市场居然为这份"煎饼利润率"欢呼雀跃——你看那些分析师报告,个个写着"超预期",仿佛企业活着就该靠呼吸估值过活。

小鹏Q1营收158亿!毛利率15.6%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再洗牌?-有驾

我们总嘲笑传统车企转身慢,可当新势力们把"卖一辆亏一辆"玩成行为艺术时,谁还记得汽车工业百年沉淀的底线?小鹏MONA M03的热销背后,是入门款直接杀进12万区间的自杀式定价。这哪是卖车,分明是拿着投资人的钞票在红海里撒币。何老板说"三年大产品周期"时,有没有算过以现在的毛利率,要卖多少辆才能填平研发黑洞?更不必说那个即将量产的增程车型——隔壁理想刚用增程车养出的利润奶牛,转眼就要面临同门厮杀。

最耐人寻味的是交付量预期:二季度要冲到10.8万台。按这个速度,小鹏全年销量能摸到40万台门槛。可中国车市总共才多少容量?当所有新势力都在玩"量价齐杀"的游戏时,终局恐怕不是谁先撞线,而是看谁的血包先耗干。想起去年某新势力高管酒后的真话:"我们现在比的是谁死得晚,不是谁活得好。"眼下这轮狂欢,像极了KTV最后半小时的抢麦——嗓门越大的人,往往最怕散场。

小鹏Q1营收158亿!毛利率15.6%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再洗牌?-有驾

但能全怪企业吗?看看我们的市场环境:资本追逐增长神话,消费者迷信"颠覆传统",地方政府把新能源项目当政绩春药。在这套扭曲的价值链里,老老实实打磨产品的反而成了异类。小鹏们不过是在扮演市场指定的角色——要么变成数据怪兽,要么滚出牌桌。那些深夜还在改PPT的工程师,那些为KPI喝出胃出血的区域经理,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的"造车民工"?

小鹏Q1营收158亿!毛利率15.6%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再洗牌?-有驾

或许该有人问问:当我们谈论"新势力第一"时,到底在骄傲什么?是骄傲用互联网思维把制造业做成了资金盘?还是骄傲用规模效应掩盖盈利无能?德国人用三代人打磨一台发动机,我们用三个季度刷新一次交付纪录。两种工业文明在十字路口擦肩而过,彼此眼里都写着"不可理喻"。

何小鹏说"持续打造爆款"的豪言犹在耳边,我却想起珠海银隆的烂尾工厂。新能源赛道从来不缺烟花般绚烂的瞬间,缺的是烧完引线还能站着的玩家。下次再去商场展厅,建议摸摸那些炫酷的展车——金属漆下的温度,究竟是创新的热度,还是输血的余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