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

20万级增程 vs 纯电:销量数据揭秘偏好

45万预算的人群,特别是问界的车主,比较喜欢增程版本。但在20万级别的市场里,打算买增程车型的人又更倾向于纯电。

这两句话都有数据支持。先看第一季度增程车型的销量数据,理想L6成了销冠。问界M9的增程版在第一季度卖了2.12万辆,而问界M9整体第一季度卖了23290辆,其中增程车型占了超过91%。可以看出,增程车型对问界M9销量的贡献确实不小。

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有驾

增程车 vs 纯电车:不同价位的市场选择

问界M9尽管即将改款上市,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然很高。新款问界M9在市场上表现依旧出色,销量也很不错。和它价格差不多的理想L9,全都是增程版,今年第一季度卖了1.24万辆。这说明,在45万左右的价格段,问界的潜在客户更喜欢增程车,这一点很清楚。

再看看20万以上的市场,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虽然从整体数据来看,新能源车里纯电车占大头,卖得最好,但增程车也有自己的市场。比如在20万以上的SUV市场,特斯拉Model Y这个纯电车卖得最好。不过,理想L6、L7还有问界M7这些增程车销量也不错,而且像智界R7、阿维塔07这些品牌也在推增程车型,这也说明市场上确实有人想要增程车,同时也想买纯电车。

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有驾

增程车别乱买,没充电桩真的不推荐

增程车确实吸引人,比如能加油又能用电,不用担心续航问题,还能省点钱、上绿牌,感觉像是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的折中选择。很多车企也把增程和插混当成新的卖点,想快点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不过,如果你手头预算在20万左右,就得好好想想了。

很多人觉得增程车不用装充电桩,用车方便,但其实真买了之后会发现,如果没有家充桩,纯电车反而更合适。为啥呢?因为增程车的设计思路本来就是“用电为主,油是备用”,要是家里没充电桩,频繁用油的话,油耗可能就不太划算啦。

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有驾

增程车还是纯电车?这几点帮你判断

现在很多增程车的纯电续航普遍在200-300公里左右,超过200公里的就算不错了。这意味着如果每天上下班通勤,可能每隔几天就得出去充电,而且外面的充电费用比家里用充电桩贵得多,这样一来,增程车原本宣传的便捷性和低成本优势就被削弱了不少。

有人可能会问,那直接用油不就行了?确实可以,但问题是大多数增程车主,特别是买20万左右车型的人,都不会经常这么做。“费油”是主要原因,因为把油转成电的过程会有损耗,油耗比普通燃油车还高。而且表显里程和实际跑出来的里程也有差距,开了就知道。

不过纯电车不一样,比如表显600公里,只要不开长途,在市区跑的话,实际能跑的距离也差不多。

所以,如果你有20万左右的预算,别急着跟风买增程车,先想想自己平时怎么用车,再决定要不要买。很多买了增程车的人其实更适合纯电车,只是因为一时跟风买的,结果用车不方便也只能自己忍着。

不过,如果你心理素质好,能接受增程车和纯电车之间的成本差异,家里又有充电桩,用车场景也比较多样,并且经过深思熟虑,那增程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有驾

20万预算的纠结人群

为啥特别提到20万左右的买家呢?因为这群人大多是从小型车(A级)或稍大一点的车(A+级)升级上来的。现在贷款政策灵活,车型价格也降下来了,所以很多人买车时会选择“升级消费”,比如选20万左右的车。

这些人对“省钱”这块特别在意,简单说就是“又想便宜,又想好,还想多”。他们买车的需求跟以前买小型车时差不多,既看中价格、空间、配置,还关心用车成本。买的时候纠结,用的时候也不轻松,就像觉得家里没充电桩,就想买增程车方便,但其实纯电才是最适合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别瞎跟风,要是我说话得罪了,就当我素质不高,别生气哦~

不过要是有45万预算的人就没这烦恼了,他们大多是从百万级豪车降下来的,或者换了同价位的车。对他们来说,增程车反而更适合。

为什么45万的问界用户选增程,而20万级消费者却偏爱纯电?-有驾

别拿别人的地图,导航自己的人生

你考148分是因为你的能力上限就是148分,他们花45万买问界、理想是因为问界和理想就值45万。而我们花20万买某某车,是因为我们的预算上限就只有20多万……

后排座椅不能上下调节?不好意思,直接PASS;没有辅助驾驶功能?不好意思,直接不考虑。对他们来说,增程车型用电也好、用油也罢,根本不算事儿。一家人出去玩,开多远都没关系,油耗高点怎么了?传统燃油豪车谁没经历过油箱大开口的日子?这点小波动,真不算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