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在十来万到十五万这个区间的纯电动汽车,最近又被拉出来排着队拿续航比长短。早上在修理厂蹭茶水,老李还打趣:“那些排行榜,看着热闹,真把脚底下的湿路算进来了?”今儿楼下小区里还飘着稀稀拉拉的小雨,说起来,南方下雨天测电车续航,还真就是个门道活。
甭管数据咋样,听说这回日产的N7在纯电阵营里砍下个第一。群里还有人愣是把它说成“黑马”,捂嘴偷笑。有人质疑说,这个价位段有啥豪车?其实懂行的明白,十多万还能追个实际跑多少,碰碰运气罢了。我们街坊老郑,去年新提N7,头两天兴致勃勃地往返了一趟郊区采蘑菇,回来就嚷嚷仪表盘上的里程不知咋滴,比销售拍胸口时差了将近五十公里——这还天晴着呢。
驾驶体验这茬,讲真,不是每辆车都敢往桌上一拍对外放狠话。隔壁楼新媳妇开的是某品牌的高端电车(不说名,低调),说操控“像划船”——这话搁我们这儿听着明白,雨天可能更明显点。反倒N7底盘贴铺路砖,跑市区没想象中轻盈,不过别说,还真不咋抖,前几天撞个坑,师傅说:这悬挂还是硬实,没给“散了架”,就图这点安心。
冷门配置有意思。日产N7主驾座椅侧面有个手动腰托键,问过不少车主,十有八九闹不明白啥用,有个理工男还在网上钻研说调整姿态能省腰,哈哈……另外低配没摄像头,车友群里老刘花三百大洋加装了个安卓头,本地汽配老板娘还嫌“太抠”,但他说用起来比原厂灵,能自己刷固件。北方的一个哥们还吐槽冬天不带电池预热,续航直接对半砍。
车圈子里还有个小八卦。这一代N7发布前说会标配主动刹车,结果上市第一批只有高配才有,买了低配的二蛋气得在群里连发语音,直说被忽悠。事实上,现在不少品牌主推的L2辅助驾驶,到了这个价位,经常“缩水”,有的甚至连定速巡航都缩水成老派的机械杆,师傅看了只叹气:咱花钱,还拼个配置心理安慰。
地区路况也讲究。南方越是细雨天,电量表掉得更快,玻璃起雾还得一直开空调,续航就看着缩水。东北老王说他那边雪天耗电根本没法看,干脆就把后备箱扔一台移动充电宝,见人就吹嘘“随时抗冻”。坊间传言不错——N7这电池热管理简单点,冬天照顾不到,夏天倒是没见出啥状况。
用车琐事儿嘛,说来都是事。前段时间小区路口新修减速带,低底盘的N7车主常常刮底,蹦几声心疼的金属响。修理厂的马师傅有一回给人换底盘护板,说“这玩意啊,原厂才两毫米,拿铁皮糊弄事,最好自己去楼下汽修店让铁匠师傅焊一截上去。”
维修环节,关于三电保障,也得提。有北方车主保外修过驱动电机,价格让人“怀疑人生”,还说备件慢得像走北风。不过维修师傅倒摊牌:“只要不瞎玩水,出问题概率低,纯电比燃油麻烦省。”挺实在。
那天新晋车主在群里抱怨新车不到半年,胎压警告来回叫唤,到店检测说都是轮毂感应器太灵,没毛病。师傅顺嘴一句:“电车多余玩意忒多,吓人……”
再说说二手流转。前年有辆N7挂在本地二手群很久,原主换高配,出了价没几人敢接。原因?大家都盯着电池健康码那一栏,担心换个主人,连续深充几回,电芯直接“养老进医院”。
朋友圈偶尔还会聊起,便宜电车到底能不能“抗几年”?搞笑的是,好几位搞装修的,把老N7直接当成工地代步车,车后排扔满水泥和塞子,脏得让人认不出是新款,倒也不怕掉价。毕竟——全款买来的生活嘛。
后院养的那只橘猫,有时候跳到N7车顶趴着晒太阳,脚印一溜烟都是,车主还发朋友圈调侃是“全系唯一猫抓皮顶配”。配点人生烟火气。대충 요기까지吧,顺嘴一提,上回新闻里说某高端牌电车宣传续航“四百多”,邻居死磕试驾,结果不到三百就哑火——广告和现实,那就是两码事,饭桌上坐一桌“大忽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