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影响北美和亚太市场,公司盈利预期也同步下调

阿斯顿·马丁最新财年销量要降了,这消息对行业来说挺罕见。按照他们自己说的,2025财年批发量会比2024财年那6030辆,掉个中高个位数百分比——按我理解,大概就是跌5%到8%左右。这虽然不算太大崩盘,但在豪车这个级别,出货量稍微波动,对现金流压力还是挺明显。

我记得几个月前在一个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一个阿斯顿销售老哥跟我唠嗑,说他们北美市场的订单其实有些走冷,用户动心的车型太集中,不够广,尤其那些入门或稍微接地气一点的车款。亚太也一样,尤其大中华区,竞争更激烈了。豪车买家对品牌新鲜感特别挑剔,他们也在听了反馈后做调整。销售老哥打趣说:这事儿就像饭店菜单太贵又不够多样,客户直接绕道去了别家。

阿斯顿·马丁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影响北美和亚太市场,公司盈利预期也同步下调-有驾

我翻了翻自己存着的笔记,去年他们刚提速推Valhalla车型,这车可以说是标志性的新品,科技感爆棚,目标直指超跑粉丝的心。但豪车推出新品,从研发到供应链环节有多复杂。就像做一道高级大菜,材料供应不稳定、厨师没熟练掌握配方,出品时间和品质都难保证。阿斯顿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供应链博弈:芯片紧缺、碳纤维漆面时间拉长、还有欧洲至亚洲的物流瓶颈,全都叠加影响。

说到自由现金流,我刚开始看到新闻还以为阿斯顿会彻底亏回头,事实没那么绝对。财报里提及第四季度预计会有环比改善,证明他们在成本控制和交付速度上做了一些调整。整个豪车行业的现金流管理,我个人觉得更像在摆弄一场平衡术:销售节奏和库存管理要精准,任何一步出错,钱就绕不过去。阿斯顿这次提前承认不会实现下半年正现金流,是个挺老实的信号,很多品牌在类似情况下喜欢保持乐观,结果财报打脸更尴尬。

阿斯顿·马丁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影响北美和亚太市场,公司盈利预期也同步下调-有驾

顺带一句,我那朋友在一家一线修理厂做技师,前两周跟我开玩笑说:阿斯顿车子打理难,零件到货慢,工作量反倒增加了。哪里还管得了卖不卖得出,售后都跟不上,买家体验都打折。这个小细节,倒挺能说明问题。

说点我当时想得有点大的,回来想想又觉得夸张了。之前以为阿斯顿市场调整主要是销量上,没想到现金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影响才是关键。这就是我说的,车企财务状况跟卖车数目,表面上看一条线,实际上有好多条隐形线纠结在里面。改了改思路,因为我发现圈里不少同行之前看财报都没细想这些环节,直接把业绩起伏当市场信心波动。

对了,提到拥有豪车的那些朋友,谁没感受过买车一等就半年,甚至更多呢?这和车型供给不畅直接相关。手里的订单从签约到提车,时间拉长,客户耐心再强也吃不消。你觉得他们这个交付150辆Valhalla的目标能实现吗?150辆听着不多,可要是在第四季度短短几个月里出,那消化供应链压力得费多少劲?

阿斯顿·马丁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影响北美和亚太市场,公司盈利预期也同步下调-有驾

顺便算盘账——Valhalla新车每台起售价估计上百万美元,按交付150辆,一下就上亿营收。但成本方面,谁都知道碳纤维和智能系统这成本不菲,相对收益没那么诱人。保值率嘛,说实话这档次的超跑,保值期短是常态,也有不少玩家特别折腾稀有款,谁知道那波后台的回头客是不是又能撑起这市场。

说到这,我又突然想起了当年一个供应链老兵跟我吐槽,他用个形象比喻说:供应链管理就是盯着一锅滚汤,火大了糊了,火小了凉了,外面风一吹都能变味儿。阿斯顿现在这情况,火候掌握还得再拿捏拿捏。

阿斯顿·马丁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影响北美和亚太市场,公司盈利预期也同步下调-有驾

你们会觉得这种从研发到销售到供应链全面影响的豪车业绩波动,是不是能给其他细分市场也敲个警钟?毕竟连阿斯顿这么讲究细节和品牌影响力的老牌,都不能保证高歌猛进了。或者,你们觉得品牌定位是该更灵活一点,应对市场骤变,还是死抱原来那套高贵路线,能抗住阵风?这两个方向,路应该怎么走,挺令人好奇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