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汽车企业在价格、配置、智能驾驶等方面展开了激烈角逐,却常常忽视了最为关键的安全问题。在安全领域,领克堪称行业典范。在燃油车时代,安全就是领克的显著标识;步入新能源时代,安全依旧是领克的核心特质。尤其是在新能源时代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电池安全层面,领克同样具备行业顶尖的实力。例如不久前,领克Z10通过实际表现向消费者证实,在安全方面,你完全可以信赖领克!
为让不晓得事件起因的小伙伴了解情况,下面还原一下事情经过。3月17日,有用户驾驶一辆领克Z10,在贵州省遵义市G76高速上以90到1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车辆底部遭遇碰撞,致使一个直径大概5厘米的铁质支架扎入车辆底部,扎入深度达2厘米,同时戳破了4颗电芯。意外发生后,车辆马上向车主和后台发出了安全警报,公司后台的数据模型及时察觉热失控风险并发出预警,当地服务商迅速联系客户,还指导其应急处理办法,并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救援,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需要留意的是,业内开展电池包针刺试验时,通常采用直径在5毫米至10毫米之间的钢针对单个电芯实施针刺操作。然而在这次事故里,异物的尺寸达到了实验室测试所用钢针的5到10倍,明显远超实验标准。但即便如此,领克Z10的电池包依然稳稳扛住了,被铁质支架刺穿后,依旧维持着良好状态,这足以表明该车辆电池的安全防护能力十分强劲。
要是我们深入探究一番领克的电池安全技术,就会发觉领克Z10能有这般优异的实战安全成效绝非是靠“运气”。领克Z10配备的领克定制高性能金砖电池,将“被动安全+主动防御”作为核心观念,打造了多层次防护系统。
先从被动安全方面来讲,领克Z10所配备的定制金砖电池,是依据行业最高安全准则开展研发与生产的。它运用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8项热安全防护技术,其中就包含NTP无热蔓延技术。这一技术能保证当单个电芯出现状况时,热量不会扩散到整个电池包,进而防止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电池包的外部采用了独特的“十宫格”铝合金高效防撞构造,由外至内对碰撞进行层层缓冲,全方位保障电池的安全。为了检验电池的可靠性,领克开展了多项超出常规的测试。在对电池进行外部火烧试验时,行业内一般的火烧时长仅为130秒,而金砖电池却成功通过了长达240秒的外部火烧,且毫无损坏;对于难度最大的侧面柱碰测试,领克Z10沿着电池包双边对30个点进行了测试(中欧法规仅要求测试1个点),电池可承受65吨的冲击力,将电池安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主动防御角度而言,领克Z10所配备的BMS智能管理系统,打造出一个由云端、车端、桩端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借助大数据“云”预警分析,达成7x24小时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可在第一时间向用户发出用车安全提醒。
在新能源竞争激烈的当下,“冰箱、彩电、大沙发”已然成为高端配置的代名词,价格竞争成了行业的显著特征。即便如此,领克Z10并未盲目卷入这场竞争,而是自始至终把安全和品质置于首位。毕竟,安全才是顶级的奢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