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猛士M817全球首秀!搭载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
老实讲,看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这“含华量”也忒高了吧!如今这年月,甭管啥玩意儿,都得跟智能化扯上点瓜葛,仿佛不这么着,就得被时代洪流卷走似的。就连那膀大腰圆的硬派越野,也难逃此劫。
东风猛士,光听这名儿就倍儿有劲儿,自带军工底色。搁以前,那就是一头纯粹的钢铁怪兽,上山下乡如履平地,跟“智能”俩字儿,压根儿沾不上边儿。可现在呢,它居然跟华为搅合到一块儿了,扬言要搞出一款“史上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
猛士这是闹哪样?细琢磨琢磨,这事儿背后门道不少。
一方面,是车企的集体焦虑。新能源、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谁也不甘落后。猛士之前靠硬派越野这碗饭吃得挺香,可到了消费升级这档口,光“野”已经不够瞧了。金主们要的是面面俱到,既能翻山越岭,又能舒坦智能,最好还能凸显咱的与众不同。
另一方面,是华为那颗躁动的心。华为不直接下场造车,但它想做智能汽车时代的“供应商大佬”。从鸿蒙座舱到乾崑ADS,华为恨不得把自家的技术,一股脑儿塞进每辆车里,构建一个智能汽车的生态帝国。
猛士和华为的这出双簧,明面上是强强联手,实则暗流涌动。
对猛士而言,华为的技术无疑是锦上添花。过去的猛士,顶多算个四肢发达的愣头青,现在有了华为的加持,摇身一变成了科技弄潮儿。不过,要是过分仰仗华为,猛士会不会丢了自己的那股劲儿?会不会沦为一个“贴牌华为”的傀儡?
要知道,猛士的魂儿,在于军工品质和硬派越野。倘若为了迎合所谓的“智能化”,而轻忽了这些立身之本,它还能算得上是猛士吗?
再来说说消费者。那些一掷千金买猛士的壕们,图的是啥?是翻山越岭的刺激,是征服自然的豪迈。他们真稀罕那些个“天元架构”、鸿蒙座舱吗?还是说,他们更想要一辆皮实耐用、靠谱的越野机器?
这实际上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理念。一种是死磕极致性能,一种是追求全方位无死角的体验。猛士想左右逢源,往往事与愿违。
当然,也有人会振振有词,说时代变迁了,越野车也得跟着革新。猛士搭载华为技术,是顺应时代召唤,是拥抱未来。
可问题是,真正的“未来”究竟是啥?是铺天盖地的屏幕,是眼花缭乱的功能,还是对驾驶本真的回归?
咱们老说,莫忘初心。对猛士来说,它的初心,就是硬派越野。如果为了迎合市场,而丢盔弃甲,失去了自我,那它又能走多远?
就像现在不少手机,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塞进去,结果真正好用的,反倒是那些专注于核心功能的。车也一样,头等大事,是安全可靠,是驾驶乐趣。
猛士M817,最终能不能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智能越野车,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代表了一种风向:传统的汽车品牌,正在卯足了劲儿拥抱智能化,力图在新的竞技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只不过,在追逐“智能化”的大道上,咱们也得小心翼翼,别跑偏了方向,别忘了那些真正要紧的。归根结底,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把玩的。过度依赖科技,兴许会让我们丧失对驾驶的掌控,甚至迷失自我。
就拿这则新闻里说的,猛士M817号称能做到“工作日5天城市通勤、2天周末短途出行、2个长假长途穿越,全场景使用”。听着挺诱人,可细琢磨琢磨,这不就是把汽车当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工具吗?咱们真需要这般“大而全”吗?
或许,咱们更需要的是更纯粹的驾驶乐趣,是更真实的生活。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汽车视为解决一切难题的灵丹妙药时,是不是忽略了我们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