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出了个大瓜,看得我直呼“好家伙”。9月初,深蓝汽车刚换了新领导,原CEO升董事长,新总裁从荣耀空降,本以为要开启新篇章,结果一场风暴立马就来了。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它家的旗舰SUV——深蓝S09。
这车今年5月上市时那叫一个风光,CEO亲自站台,信誓旦旦承诺“一年保价”,还签了协议,说要“像保护品牌一样保护价格”。结果呢?才三个月,新款就来了!名字叫“超长续航超充版”,电池更大、充电更快,价格还是23.99万起。表面上看没降价,可老车主心里早就炸了:“这不是变相打脸是什么?” 你说气不气人?刚买完就被“背刺”,换谁不得气得蹦起来?
这事儿一出,车主们直接在官方App里炸锅。“保价协议是废纸吗?”“我们是不是韭菜?”清一色的质问。更讽刺的是,当初发布会上那句“保护价格体系”的豪言壮语,现在听起来像个笑话。所谓的保价,原来只是文字游戏? 这波操作,别说上头了,简直是劝退。
外观设计:有辨识度,但真算不上“装逼利器”
先说回产品本身。深蓝S09这外观,第一眼确实能让人多看两眼。分体式大灯、贯穿尾灯、隐藏门把手,该有的新能源元素一个不少。前脸有点未来感,侧面线条也挺流畅,风阻系数做到了0.258Cd,算是同级中上游水平。走在街上,不至于被当成“老咕噜棒子”,也算有点排面。
但你要说它是“出片利器”或者“装逼神器”?那还真谈不上。比起理想L8那种大气稳重,或者问界M7的科技感,S09的设计更像是“努力想显得高级”,但细节上又差那么一口气。比如车漆质感一般,接缝处理不够精致,时间久了容易掉价。走路摇头晃脑?可能车主自己都不太敢抬头。
内饰与空间:够用,但没啥惊喜
坐进车里,整体布局简洁,15.6英寸中控屏+AR-HUD,科技氛围拉满。座椅用料还算扎实,前排支持通风加热按摩,长途驾驶不会太累。后排空间表现不错,轴距超过2米9,跷二郎腿没问题,当个“床车”也不是不行。
可问题也在这儿——啥都有,但啥都不精。车机系统逻辑一般,偶尔卡顿不说,最离谱的是之前强推购车广告,连开车的时候都弹出来,这操作真的安全吗?难怪当时被骂上热搜。虽然邓承浩道过歉,但信任一旦崩了,重建可没那么容易。
再看看舒适性配置,NVH控制中规中矩,高速上风噪和胎噪还是挺明显。悬挂调校偏硬,过减速带颠得厉害,家用的话,老人小孩坐着可能会皱眉。说它是“国民神车”?恐怕连“买菜车”都差点意思。
动力与续航:三电技术“支棱起来”了吗?
动力方面,S09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这次惹争议的“超充版”,用上了宁德时代的骁龙超充电池,支持3C快充,15分钟能补能600公里续航,这数据看着是挺香。日常通勤、周末郊游基本无焦虑。
但问题来了:老车主买的可是标准版电池,充电速度慢一截,容量也小一圈。你现在说“加量不加价”,那我岂不是亏麻了? 更关键的是,这种快速迭代,暴露了深蓝在产品规划上的摇摆不定。今天推一款,三个月后再升级,用户哪受得了?
对比一下竞品:
理想L8:增程技术成熟,油耗低,家庭用户最爱。缺点?纯电模式下驾驶质感一般,价格也贵一截。
问界M7:华为智驾加持,L2级辅助驾驶顶呱呱,车机流畅度吊打一众对手。可底盘调校偏软,过弯侧倾明显,操控党不太买账。
而深蓝S09呢?三电技术有亮点,但整体实力不够均衡,既不像理想那样会“讲故事”,也不如问界那样有“黑科技”撑腰。
智能化与安全:辅助驾驶能打,但信任危机更致命
说到智能化,S09标配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功能都有。实际体验下来,跟车逻辑不错,变道提醒也比较及时。城市NOA虽然还没全量推送,但测试版表现尚可,至少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那样光说不练。
可问题是,技术再先进,也架不住品牌信誉崩塌。你今天承诺保价,明天就出新款,消费者怎么相信你下次不会“再来一刀”?尤其是那些冲着“一年保价”才下单的用户,现在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这哪是卖车,简直是玩心理战。
销量压力下的“骚操作”?
咱们也得客观看看背景。深蓝今年日子不好过。年初定的50万辆目标,现在直接砍到36万,1-8月才卖了不到20万,完成率刚过一半。2024年净亏损15.7亿,虽说比去年少亏点,但依然是烧钱状态。天塌了?还没到那地步,但屋顶确实漏雨了。
在这种压力下,推新款冲销量可以理解。可方法有很多种,为啥非得踩着老车主上位?你可以给老用户补偿,可以搞置换补贴,甚至可以低调发布……偏偏选了最伤感情的一种。这波操作,短期可能刺激销量,长期来看,品牌口碑怕是要跌冒烟了。
新总裁姜海荣来自荣耀,营销出身,擅长打爆款。但他面对的不是手机市场,而是情感连接更强的汽车行业。用户买的不只是车,更是一份信任。 现在这份信任被自己人捅了一刀,光靠广告和发布会能把场子找回来吗?我看悬。
结尾聊聊心里话
深蓝S09这车本身不算差,有颜值、有技术、有空间,性价比在同级里也算能打。可一家车企要想走得远,光拼产品还不够,诚信才是最大的“出片利器”。你现在让老车主寒了心,以后谁还敢第一个动筷?
你说这事儿怪谁?是市场竞争太激烈?还是内部决策太急功近利?或许都有吧。但最终买单的,永远是那些曾经最支持你的人。
所以我想问问你:
如果换作是你,刚买的新车三个月就被“背刺”,你会怎么想?
面对这样的“真香”承诺,你还敢信吗?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