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车企阵容:覆盖中外主流品牌,构建智驾生态圈
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首次完整公布了9大合作车企,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国际巨头,包括:
- 大众汽车:双方联合开发基于NVIDIA DRIVE Thor平台的旗舰级VLA大模型,推动高端车型智能化升级。
- 比亚迪:比亚迪注资卓驭科技,双方在惯导三目视觉系统等技术上深度合作,比亚迪天神之眼C系统或采用卓驭核心方案。
- 中国一汽:红旗天工05/06等车型搭载卓驭“成行平台”,实现无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功能,覆盖高速/城区NOA。
-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云海首发搭载灵眸智驾2.0 Max,20万内首个量产端到端模型,支持无图城市领航。
- 长城汽车:二代哈弗枭龙Max采用“7V+32TOPS”中算力方案,支持高速领航及记忆泊车。
- 奇瑞汽车、东风汽车、奥迪、北汽集团:覆盖10-30万元市场,推动智驾技术下沉。
二、技术突破:从端到端模型到“高悟性”大模型
卓驭通过全栈自研技术,推动高阶智驾功能普及:
- 端到端模型量产落地:
宝骏云海搭载的灵眸智驾2.0 Max,首次在20万内实现动态BEV、静态BEV与双目OCC网络三网合一,解决通用障碍物识别难题。
红旗天工05采用仿生视觉端到端全场景方案,支持“车位到车位”高阶泊车。
- “高悟性”大模型:
基于数亿级数据训练,模型具备举一反三能力,长尾场景处理效率提升300%,例如悬空消防栓避障、复杂路口绕行等。
行业首创Prompting E2E技术,用户可通过拨杆信号、导航指令实时调整驾驶风格,实现“千人千面”体验。
- 硬件创新与算力优化:
补盲激光雷达“知周”和激目2.0传感器,提升夜间及复杂路况感知能力。
高通SA8650P平台实现舱驾一体,算力利用率提升40%,成本降低30%。
三、量产车型布局:覆盖10-30万元市场,科技平权加速
截至2025年4月,卓驭技术已落地20余款量产车型,另有30余款即将上市:
- 10万级市场:东风纳米06搭载“7V+32TOPS”方案,实现高速NOA功能下探。
- 15-20万级市场:宝骏享境、五菱星光2025款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挑战小鹏、华为同级产品。
- 高端市场:一汽红旗EH7 2025款、奥迪部分车型采用“10V+100TOPS”高算力方案,对标特斯拉FSD。
四、行业影响:重塑智驾竞争规则
- 技术普惠化:通过硬件降本与算法优化,卓驭将激光雷达、端到端模型等技术下放至10万级车型,倒逼竞品降价升级。
- 生态联盟深化:与高通、一汽等共建“飞刃架构”,算力、数据、算法全栈协同,缩短量产周期至12个月。
- 用户痛点破解:针对变道卡顿、信号灯误判等场景,卓驭方案通过增量学习实现以天为单位的算法迭代,用户体验提升50%。
五、未来展望:高阶智驾“标配时代”来临
卓驭计划在30余款待量产车型中探索L4级自动驾驶技术,并与华为、特斯拉争夺“无图智驾”主导权。其目标是通过“价性比”策略,让高阶智驾覆盖80%的主流车型,真正实现“所见之路皆可成行”。
热榜话题:#12万买激光雷达值吗# 你会为卓驭的“科技平权”买单吗?评论区晒观点!
当激光雷达从豪车专属变成大众标配,当算法从实验室参数变为用户真实体验——卓驭用9大车企联盟证明:智能驾驶的未来,属于敢于打破规则的人。点击关注,揭秘下一场智驾革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