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说,去年市面上B级车的销量比前几年明显上升,尤其是在二线城市,小家庭对空间和舒适性要求更高了。突然想到,那个中午在咖啡店碰到卖车的朋友,他淡淡说:你别小看蒙迪欧,其实油耗没传说中那么夸张。我当时还笑,他对车这事儿一向比较抠,估计也就那样二手车问价的心态。
其实我试驾那次,也是带着个网传油老虎的标签去的。咱们平时开车,油耗这块心里很清楚:一辆2.0T,日常骑多快,路况差多少,都会影响结果。我大概试了两天,当然不能说全场精准无误,样本还很少,但总体感受挺接地气。高速上,定速在百到一百二十,油耗基本就定在7到8升之间(这段先按下不表),感觉挺惊喜。毕竟,民用车都不是纯赛道跑的,我在模拟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中,除了偶尔熄火的堵车,油耗还算正常。
等会,我得插一句,曾经有朋友打趣说,福特在研发时,是不是像磨刀霍霍那样,把油耗一刀切掉?笑归笑,但我觉得,只要掌握了驾驶惯,油耗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调教出来的。我特别好奇,真的有人,仅仅因为油耗高,就放弃了蒙迪欧吗?我觉得未必,因为颜值动力空间都挺有优势的。对比一下同价位的车型,比如别的品牌的主打豪华感的车,要么就是油耗更高,要么价钱差不多,但在用料上真差点意思。
说到调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一些相册,看到那张车树林中停车的瞬间,阳光刚好照在车身线上。那次试驾的时候,我特意关掉导航,单纯感受发动机。突然想到,蒙迪欧的2.0T其实调校得还挺聪明的:起步时动力线性,推背感十足,但你不觉得它会突然火山喷发似的突兀,而是温和加速,像那种风慢慢飘来的感觉。这给驾驶带了一种安全感,不是那种让你怕失控的爆炸式冲刺。
但说到细节,毫无疑问——内饰的体验还可以再提升,特别是用料上。硬塑料,碰到热天感觉更明显,手触上去也不舒服,尤其是额头上贴着太阳,塑料的味道没那么香。这个,跟我之前看过的某豪华品牌对比,差了不少,但我知道,福特在追求性价比这个点上,可能舍弃了一些豪华感。
车机系统偶尔卡顿。开一开导航,按个音乐切换,有时候屏幕反应慢得像打了个盹儿。这点真令人烦,两三次我都忍不住想,是不是我用了太久,系统也跟我一样,懒洋洋的?其实我猜,供应链上零部件、芯片出供应紧张,可能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说到芯片,也让我想起一个小疑问: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普及,蒙迪欧还会不会继续保持这份颜值和动力兼备?
对了,留白:这段先按下不表。
舒适性方面,胎噪和风噪还是比较明显的。高速行驶时候嗡嗡声像是车在唱歌,容易让我注意力分散。而座椅,相比同级别的豪华车的包裹感,硬一点,长时间坐着还是挺累的。尤其我这腰不是太好的人,支撑不足,总想靠着座椅多活跃会儿。你们会不会觉得,再好的外观和动力,没有点人性化的细节,还是差点意思?这是我在日常使用中比较困扰的。
总体来说,蒙迪欧的空间是真的大。4935mm的长度,轴距长达2945mm,我试坐了一下,膝盖空间随便拉,有点像坐在沙发上。后排也宽敞,三个大人坐进去还挺自在。后备箱容积,看得出来,也适合全家旅行,购物扔进去一个大箱子都绰绰有余。就算我给朋友打个比方,像你带孩子出门,放一堆婴儿车和行李,也没啥压力。
动力方面,2.0T的车型,最大功率翻到两百多马力,扭矩大概三百多牛·米。换挡平顺,也不用担心明显的顿挫,深踩油门推背感很真。跟朋友聊天时,他说蒙迪欧跑高速,动力给得足,有时还想再快点。我就想,安全和效率还是得平衡,不然跑不过那些飙车党。
配置方面,真是科技感满满——大屏幕,液晶仪表盘,啥都能调,混合驾驶辅助,辅助驾驶系统也在慢慢融入。有个细节让我觉得不错——比如无钥匙进入和远程启动。早上在家起床,远程启动预热,等我走到车边,车就像站着迎接我一样。这点小细节,让平凡的一天多了一点便利感。
但是,没细想过的猜测——也许,福特的研发团队,真的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去找灵感的。就像我对那台车的感受,到底是谁设计的?是不是一些工程师,平时自己也喜欢拼装模型、改装车,才想到把这些细节融入到实际操控中?不保证,但感觉挺合理的。
说到底呀,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入手蒙迪欧,只看油耗,还不够。试驾体验,驾驶惯,空间需求,和预算,都得考虑进去。对我来说,车看起来帅,开起来也顺溜,但细节的瑕疵,要是能再打磨打磨,效果会更完美。你会不会趁着还没买,就想亲自去试试,体验一下那种开过一圈,心里还有股念想的感觉呢?还是说,关注的更多还是那些车内的小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