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

江苏这块地方,最近又出大事了。

苏州联合动力,简称联合动力,刚刚在创业板敲锣上市,场面够热闹,资金也跟着疯跑。

你想想,从2016年他们还在琢磨要搞“双王战略”,到现在用不上十年,已经坐稳了电控和电机领域的第三方供应商双冠军宝座,谁看着不眼红啊?

很多人觉得,汽车圈子也就传统那套,拼拼销量、广告拉满,但其实,新能源汽车能火到这样,动力系统才是绝对的流量密码。

咱们以前看燃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就是家里的老两口,活好还不出错。

新能源汽车转了一圈,电机电控这些“心脏级”部件才是真正的灵魂。

联合动力干的,就是把这一套全都玩明白了。

什么三合一、五合一集成电驱、电控、电源,总成做出来比乐高还拼得溜。

别小看这些专业词。

业内都知道,一个车企光自己研发动力系统,车型平台至少年销量得破20万,否则成本摊不出来,技术推广也有点看天吃饭。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主机厂下属的子公司,有点像家族联产承包,面向自己人就行,能力不差,但推出来的东西往往不适合别人用。

而联合动力这种第三方独立供应商,像开了个超级自助餐厅,哪家整车厂都能来挑货,规模化的生产,把成本压下去,模块化设计复用技术成果,说白了就是流水线上的高配版。

有人说,这不是跟手机代工厂一个路数嘛?

其实还差点意思。

动力系统属于汽车圈暖心管家,有技术才有底气,联合动力2016年开始量产乘用车电控,第二年直接拿下国内首个ISO26262认证,后面又连着一堆国际标准,一会儿是IATF16949,一会儿又ASPICE-3级,玩的是硬核行业门槛,外行光记编号就头大了。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后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混动市场年均增速飙到85%。

联合动力机灵,2018年提前布局,2019年就搞定头部主机厂混动车型配套,然后一条龙打包服务,把电控、电机、减速器、OBC、DC/DC、PDU都拼成三合一、五合一总成,2021年、2022年分批量产,速度和战略卡的稳稳当当。

说白了,国际巨头花十几年的技术积累,联合动力用9年直接超车,拼的是嗅觉和技术落地。

数据不会骗人。

NE时代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联合动力电控产品份额10.7%,第三方供应商里排第一,总体第二。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同理,电机产品也是10.5%,第三方第一,总体第二地位没变。

2025年上半年两项份额还提升了,驱动总成产品7.1%坐稳第三方第二,总体第四。

行业地盘扩得比地图还快,不只是乘用车,纯电、增程混动、插电、物流车、重卡等商用领域都能见到他们的影子。

A00级微型小车到D级豪华旗舰,各路车型全场覆盖,全场景硬核。

想看客户名单?

理想、小米、广汽、奇瑞、吉利这些头部车企纷纷列阵,其他还有几十家主流品牌都用着联合动力的货。

据说,2024年国内新能源销量前十的整车厂,有八家都是联合动力深度合作客户,供应链阵容恐怕连银行信贷都羡慕。

国内疆场刚铺好,联合动力已经开始全球巡演,沃尔沃、Stellantis、群众熟的大众集团这些国际品牌也陆续拉上了合作。

最让人惊讶的是,出口收入直接起飞——2022年才刚过两千万,2023年到6亿多,2024年又上到7.69亿,翻倍都不带眨眼。

公司还在匈牙利、德国、泰国布了子公司和生产基地,本土研发+海外制造模式,玩得国际化气派,比不少老牌欧洲零件厂都豪。

有人会问,联合动力凭什么在市场扫地全收,份额噌噌往上冲?

其实这事儿没什么悬念,归根结底,砸钱搞研发才是王道。

这三年下来,联合动力研发花了21亿+,2025年光上半年研发投入就有6.33亿元,直接追上营收增速。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钱是真的没白花。

这家公司在深圳、苏州都设了研发中心,团队1800多号人,里面硕士博士占了一半以上,学霸扎堆。

他们啃下一批行业硬骨头,技术含量哪怕国际大厂都要服气。

2024年数据,联合动力已拿下98项发明专利、407项实用新型专利,还牵头或参与了超过20项国家标准制定,带头承担了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这支团队最牛的操作,是早早推出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有了这玩意儿,整车充电效率和动力性能蹭蹭上涨。

混动架构双电控技术,则能做到发动机和电机的无缝切换,省油不止一点半点。

增程器五合一总成那块,把堆成山的零部件全都整合到一套系统里,体积重量大减,可靠性拉满。

这次上市要募的资金就用在电驱系统扩产、研发中心升级上,目的很简单,订单暴增,产能得跟上。

趁着行业风口,资本市场这才会一窝蜂上来抢筹。

其实资金看中的,终究是业绩。

联合动力递过来的成绩单,明晃晃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增长的活样板。

看招股书就有数——2022到2024年营业收入直接从50多亿涨到161多亿,三年三倍增长,这速度堪称“正经起飞”不是吹的。

公司2023年已经跨过盈利拐点,盈利模式彻底跑通,直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2025年上半年,营收继续暴涨,91.48亿元,同比增长51.08%,净利润5.49亿同比接近翻番,毛利率升到16.73%,比起行业普遍水平算是高得漂亮。

关键是营收规模和销售毛利率都处于行业中高位,规模效应下的盈利能力肉眼可见巨幅改善。

别光看数据飘,联合动力的经营质量同样亮眼。

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从去年底的60亿多下降到今年52.97亿,资金回笼能力大幅提升,证明头部客户付款靠谱,而且供应链管理也是精打细算到极致。

展望下半年,招股书预测营业收入会到140亿—155亿,净利润7.5—9亿,同比增长分别是30%+和31%到57%,这种增速,不愧是新能源汽车风头最劲的供应龙头之一。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更大的格局在于,新能源车正迎来全面爆发。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麦肯锡联合发报告预测,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要超70%,那时新能源车就是汽车市场和道路上的绝对主宰。

汽车产业彻底转型新能源化,市场迅速变大,从资本看,动力系统作为价值最高的核心部件,各路钱袋子都看好这个赛道,联合动力“高增长+强技术+全球化”战略,长期估值空间非常诱人。

产业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的旗手,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的主力方向。

技术突破和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阵地。

近些年,国产一线独立动力系统供应商凭规模效应和技术积累不断优化动力核心组件,促进产业链横向整合,联合动力这类龙头企业不仅带动国产化,还搞定批量出口和全球布局,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逐渐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话到这儿,你会发现,联合动力的成长之路,看似顺风顺水,其实每一步都是技术和资金砸出来的硬骨头。

不过新技术和新市场挑战永远不会缺席,产能扩张的背后也会有供应链、质量控制、国际竞争等麻烦要应对,能否长期走高,还是要看后续管理和创新能力。

至于其他竞争对手有没有赶超的机会?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市场永远在变,双冠王不是终身制,谁能坚持大手笔砸研发、稳步优化生产和供应链,谁才能赢得下一轮拉锯战。

联合动力苏州上市,份额创新高,全球布局加速-有驾

新能源车比的是谁的心脏跳得最稳最强,明天的冠军还会不会是联合动力,就得留给时间和市场来检验了。

不过话说回来,像这样把研发做成“现金奶牛”,还能顺利全球化,确实让人觉得中国汽车产业的底气正一点点累积起来。

现在问题扔给你——如果你是汽车厂家的技术选型负责人,会怎么选动力系统供应商呢?

一起来聊聊呗,留言区走起。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