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年销260万,右手负债88%:奇瑞风光上市背后的致命体

最近朋友圈特魔幻,一边是朋友们在哀嚎工作不好找,消费要降级,另一边是各种公司上市敲钟的新闻跟不要钱一样刷屏。

你说这叫什么?这就叫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左手年销260万,右手负债88%:奇瑞风光上市背后的致命体-有驾

但更魔幻的是,有些公司,看着像是涝死的那个,其实心里比谁都慌,上市不是去纳斯达克开香槟,而是去ICU紧急输血。

比如最近刚在港股折腾上市的奇瑞,就是这么个典型案例。

1800多亿港元的市值,今年港股最大规模的车企IPO,公开发售超额认购三百多倍。

这排面,这数据,听着是不是感觉龙王归位,明天就要拳打比亚迪,脚踢特斯拉了?

但现实是什么呢?

现实是,上市当天股价跟过山车一样刺激,开盘冲了一下,然后就萎了,最后收盘就涨了那么一丢丢,3.8%。

这涨幅,在新股里基本等于重在参与,被网友追着调侃成“最弱新股”。市值甚至没干过人家理想。

你说这尴尬不尴尬?

就像一个健身房里卧推最猛的肌肉哥,跑到八角笼里跟人打综合格斗,结果被人一个扫堂腿就给放倒了。围观群众都懵了,说好的王霸之气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大家看的是热闹,是肌肉,但资本市场看的是门道,是你的真实战斗力,是你这张体检报告底下,那些藏不住的肝脏阴影。

奇瑞这张体检报告,就很值得玩味。

表面上看,数据确实能打。营收三年翻三倍,从九百多亿干到近三千亿。销量也是蹭蹭涨,去年卖了260多万辆车,海外市场更是连续22年当出口老大,把车卖到全世界。

这成绩,妥妥的制造业优等生,安徽老家的骄傲。

但你掀开盖子一看,问题全在里头。

奇瑞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是一个中年油腻但多金的躯体里,装着一颗想要成为电动猛男的焦虑的心。

过去二十年,奇瑞是怎么成功的?靠的是燃油车,尤其是经济实惠、皮实耐造的中低端车型,在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大杀四方。这套打法,本质上是制造业的逻辑,控制成本,扩大规模,然后用性价比碾压对手。

这招在过去很好用,属于那种朴实无华的“瞎积薄发”,让奇瑞赚得盆满钵满。

但现在时代变了。

新能源汽车这个浪潮,不是小水花,是海啸。它玩的不是制造业的逻辑,是科技圈的逻辑。

科技圈的逻辑是什么?

是烧钱,是研发,是生态,是智能化。你车里那块屏幕够不够大,语音助手傻不傻,自动驾驶能不能让你在五环上安心地吃煎饼果子,这才是新一代消费者关心的。

这就好比以前大家开饭馆,比的是谁家锅包肉做得地道,量大管饱。现在呢,大家比的是谁家装修有格调,谁家有网红驻唱,谁家能让你发朋友圈获得三百个赞。

左手年销260万,右手负债88%:奇瑞风光上市背后的致命体-有驾
左手年销260万,右手负债88%:奇瑞风光上市背后的致命体-有驾

菜本身好不好吃,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奇瑞就面临这种窘境。它的“锅包肉”做得再好,也架不住隔壁的轻食沙拉店天天请明星探店。

所以奇瑞必须转型,必须冲进新能源这个火山口。注意,不是风口,是火山口。跳进去,九死一生,不跳进去,温水煮青蛙,早晚变成一道菜。

冲进去要什么?

钱。海量的钱。

你看奇瑞的招股书,这次上市融的钱,35%要拿去搞新车型,25%要拿去搞技术研发,20%砸向海外市场。说白了,融来的钱,八成都要砸进这个叫“未来”的无底洞里。

这背后是巨大的焦虑。

我们再看它的体检报告细节。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87.74%,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每有一块钱资产,里面差不多有八毛八是借的。这个数字,比比亚迪、吉利这些同行高出一大截。

同时,毛利率还在下滑,从16%掉到了12.4%。

销量蹭蹭涨。

营收节节高。

利润也还行。

那你慌什么?

慌的是未来,是那个叫新能源的吞金巨兽。奇瑞现在的新能源车收入占比虽然在提升,但也才不到三成,大头还得靠燃油车那帮老兄弟撑着。

这就很拧巴。

一边是嗷嗷待哺、疯狂烧钱的新能源业务,一边是利润越来越薄、但又是现金流支柱的燃油车业务。左手要给右手输血,但右手自己都有点贫血。

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你不能光看谁的拳头挥得热闹,得看他脚下还稳不稳,还能不能喘上气。奇瑞现在就是那个一边挥拳一边大喘气的选手,他必须在中场休息时,猛吸一口氧气。

这次IPO,就是他续命的氧气瓶。

所以,你再回头看那个不温不火的股价,就好理解了。

资本市场这帮人精,他们看到了奇瑞的规模和海外市场的基本盘,这是它的“肌肉”。但他们也看到了它高达88%的负债率,下滑的毛利率,以及在新能源战场上尚不明朗的前景,这是它的“内伤”。

大家都在赌,赌奇瑞拿着这笔救命钱,能不能完成一次惊险的自我革命。

尤其关键的一张牌,是和华为合作的智界。

这年头,车企自己搞智能化,费钱费力还不一定搞得好。最快的办法就是找个大腿抱。华为,就是现在最粗的那条大腿,能直接把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喂到嘴里”。

所以,智界能不能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奇瑞的新故事能不能讲圆。

说到底,奇瑞的这次上市,根本不是什么功成名就的庆功宴,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续命局”。它用过去二十年燃油车的辉煌,讲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从资本市场换来了继续留在牌桌上的资格。

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王者归来,还是悲情落幕,现在谁也说不好。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新能源这个修罗场里,没有谁能轻松。所有光鲜亮丽的发布会背后,都是紧绷的资金链和 sleepless nights。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看懂这一点就够了:商业世界里没有童话,只有一张张或光鲜或难看的体检报告,和一个个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残酷选择。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