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车展又一次让大家见识到了长城汽车的牌面,六大品牌齐刷刷亮相,不过要说现场聚光灯打得最足的,还是非坦克500莫属。车还没在展馆里热身,就先在都江堰“抢跑”上市,短短两小时,大定就破了12000台,总订单直接蹿到36000台。看这架势,怎么着也得喝彩一声“真牛”,但偏偏坐在“C位”的谷玉坤,一句“3-4万订单,我并不满意”,让外行打足问号。销量都爆了,还不够?到底想要啥?
这事儿表面上看起来是高标准严要求,但仔细想想,背后是坦克以及长城整个战略的升级换代,是对“越野车”这个小众品类玩儿出花来,想让它和新能源SUV正面刚一下。这才是谷玉坤“不满意”的核心。
咱们先抛出第一个问题——“谁才是坦克500的主力用户?”以往提起越野车,你八成会想到一帮开车往野外跑的糙汉子,但现实变了。车展期间,谷玉坤自己都说了,Hi4-Z混动版本订单占了75%,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新用户头一次把“新能源”跟“越野”两张标签同时贴在坦克500身上。
那为啥城市人会看上越野车?你想想,现在这城市路况、停车难、油价高,普通人买辆大玩具当副业,真实在嘛?但偏偏,坦克弄了个Hi4-Z,咬定新能源,把200公里纯电续航和四驱智能混动系统塞进老越野平台。上下班不用一滴油,周末翻山越岭照样行。油电同堂,鱼和熊掌一把抓。
很多人觉得新能源只是城里上下班代步用,想远行还是舍不得开,怕趴窝。坦克Hi4-Z专门解决这个痛点,油电切换自如,堵车城市电驱,出城靠油走。陈淑江(副总工程师)都直接说了,“混动越野场景下比增程和串并联能省10~20%的能耗”。不是数字游戏,是能不能绝地求生的保障。这点拿捏得准。
再涨点趣闻。女性车主和家庭需求,竟然成了新主力!谷玉坤自己畅想的画面——女生开着敦煌绿的Hi4-Z穿梭城市,这画面你敢信放五年前压根没人买账。还有这个“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前在蔚来理想那是城市标签,坦克硬生生把它翻译进了沙漠和河滩:野外看电视,河边喝冷饮。产品强项和生活场景这事冰火两重天,现在一下就喝到一块去了。
这里面有个更耐人寻味的事儿,坦克靠着Hi4-Z混动把原本“新能源用户”和“越野用户”这两个基本不重合的人群,强行糅在一锅端。说白了,40%~50%的新客户,是来看新能源SUV顺手一摸坦克500的。 这不是销量进步,是人群扩圈,这回才叫牛。
关键还有一句点睛之笔:女性客户)“安全感是选车第一要义,坦克500给你高刚性车身、智能驾驶辅助,搞得不光男司机能“撒野”,女司机、娃儿们、全家老小都能坐稳。“女人的代步车、孩子的保姆车、男人的越野车”这三合一标签,彻底重塑了越野车的气质——以前是“哥们的玩具”,现在是“全能家庭成员”。
那这一切背后的大问号——“爆款订单不够好,为啥?”
原因其实明摆着。三四万订单,放在别的越野品牌绝对谢天谢地,但在谷玉坤和长城的算盘里,这只是开胃菜。他们有野心想让坦克真正冲出越野小圈子,和主流新能源SUV在城市、在家庭里正面削一削,不是做一天销量冠军,而是改人一辈子的用车习惯。
可怎么让大家相信越野车能干SUV、MPV的活儿?你得拿出真本事。坦克一没选纯电,二不选增程,而是执着地死抠混动。谷玉坤公开表态,“纯电更多是短途需求,离越野属性远”。这不是跟风,是坚持自己技术路线的底气。再加上海外还得要3.0T大排量燃油版给各种全球用户兜底,油、电、混全都玩到极致。坦克不是“田忌赛马”,是每赛道都有拿得出手的马。
能三线作战,靠的不是一时销量,而是持续地兜底用户口碑。三分之一新订单来自老客户换车——别小看沉淀用户的力量,这在快消市场都快绝种。在用户还在尝新鲜的时代,你能让一帮人买完还想再买,品牌的墙基就稳了。
当然,企业要真正和用户打成一片,得上“心”,不是喊喊口号。你看魏建军坐上试驾车,本人开车带用户兜风,不躲着藏着。街头巷尾看新闻比谁割肉降价有意思多了,这是真招揽队友的范儿。
至于市场增长,谷玉坤自己都摊牌,“近10年越野SUV每年保持40-50%涨幅”,“2030年能到200万辆”,摆明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众生意,是能做长、做大的蓝海。平常SUV玩不出来的“安全感”、“户外感”,越野SUV都能补足,这是城市家用车最缺的那部分魂儿。
坦克不止步于SUV,他们琢磨下一个可能是带车架的MPV,看起来是小众里的小众,结果大概率又能抬高一批粉丝的硬核需求。现有300、400、500、700的矩阵全定型出来后,每一款车为不同圈层服务,找对风口就能批量起飞。
要我说,坦克500的关键词不是销量,而是“转型”。它眼馋的不止是订单那张纸,而是“怎么把习惯买SUV的人,诱导着选越野”——让越野和智能、新能源这三个标志绑在一起,成了主流用户的新“标准答案”。
最后留个问题:什么才叫真正的降维打击? 外行只看销量,内行琢磨场景、画圈和心智排序。坦克500不是卖爆那么简单,是在重新拉升越野车品类的价值天花板。谷玉坤所说的“城市里的越野魂儿”,是要每次用车都能被满足安全、舒适、好玩、能跑远这四种不同需求,真正实现从“谁需要越野车”,到“谁不需要越野车”的转变。
所以,三万订单不算多,是起点不是巅峰。能不能让越野车脱离“玩物”的身份,变成混动车市场里的正规军,成了长城和坦克实打实的新挑战。这中间有多少困局,多少未知,值得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再琢磨上十年。
仔细想想,决定行业天花板的,从来不是一时的爆款订单,而是能不能把小圈层做大,让主流相信小众价值本就该被托举上主位。这才是真正的“野心”。有这个压力,有这个高标准,远比轻松拥有几万订单更让人兴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