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车展夜,成都真的冷了吗?这届2025成都国际车展,怎么看都不像“热闹非凡”,却又偏偏没掉队,大家都说“突然冷清”,可走进现场,还真不见得如此。
话说回来,20多家品牌悄悄缺席,数字上一摆,确实让不少人手心直冒汗,搜索引擎都在问:车企到底咋了?产业高光时刻还在吗?中国汽车市场往哪开,难道转弯就进了死胡同?问号一个接一个——成都的舞台,品牌减少,玩法咋变?车市这杯汤,薄了?还是香了?
但你要说车展真萎了,多半没去溜达一圈。不得不说,数据有时候真能骗人。媒体日报表上,参展商减少;眼见为实,展馆里人山人海,现场嚷嚷声都快盖过爆米花声。汽车豪门没望风而逃,丰田、奥迪、奔驰、宝马、比亚迪这些“老面孔”一个不落。怎么理解?这其实就是当下车市的真实场面——浮华减少、转身紧盯消费者,卖车,就是卖车。
和上一年或者上海国际车展的盛况一比,成都这次数字上是收缩。面积没上海大,参展品牌没2024多,新闻发布会少了一半。“场面不够,故事来凑”这招看着都换了新花样。但奇怪就奇怪在,咱要的未必是堆人头。
你看本地气息浓起来了,奔驰连展台风格都玩成都本地化,MINI照着主驾驶者的个性下功夫,圈粉直接拉满情绪。品牌开始讲人话,往用户心窝子揣拳头——老实讲,这还真不是坏事。难道不是大爷大妈、小年轻买车要的是新鲜、真实体验吗?这个世界不缺高大上,更不缺花样翻新,真正让人多看一眼的,是“沾地气”的诚恳。
坐标成都,丰田家族带领一票成员上台秀肌肉;AMG携手CLA和宝马“复刻版”开嗓;一汽奥迪的豪华新平台也点亮聚光灯,合资队和外资小分队表面华丽,其实内核都动了刀子。产品线丰富不说,各种电动新兵早已站到主舞台C位。这一波科技操作,比春运还密集。
咱们从展台分布能看出“野心”。不吹不黑,丰田甩出新版铂智,专设新能源汽车专区。奥迪押宝Q6L e-tron、智能化外观内核全拉满。本土自主品牌气势更狠,奇瑞、比亚迪、长安,直接包下主场,成了这场秀的定海神针。
别以为车展就等于大厂小厂凑热闹。鸿蒙智行搞了个“五界”齐亮,红旗骄傲地端出自家“重磅新车”,爆款、黑科技一起往市面砸。概念车、领航版、越野王,为了吸引西南甚至全国买家,谁都不愿放慢节奏。
据说这场秀背后,不少品牌都卷得脸红脖子粗。宣传语简洁直接,厂家直销的牌子高悬,优惠价格一锤定音。智能驾驶、L2+、城区辅助、自动泊车、高速变道,各种硬核技术正儿八经地跌进10万-20万区间,彻底走向“居家必备”。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配置现在成了标配。
丰田bZ5一个身段下沉甩到13万元级,身板硬件全副武装,高阶智驾凶猛秒杀一票合资友商。用行业话说,它这是“让利到家、竞品致命”。
反观越野市场,也非等闲空地。北京BJ30旅行家混动方盒子主打空间大、升级车机,智能+实用直接把“旅行+野营”新潮流贴上标签。长城坦克500更新换代后的智能辅助系统,能实现全场景无图NOA,什么叫“你想去的地方它自动带你去”,这才是智能新逻辑。
实地走一圈你发现,其实无论是国际豪门还是新势力,自主品牌都在“精细活”拼智商税。奔驰的CLA主打纯视觉L2++,奥迪新车连华为高阶辅助都往上装,再加宝马扩展AI助理,卷的不是价格,是体验。别说,这牌打得够漂亮。
中国市场现在成了全球智能车的战场,谁能拿出真本事,谁能抢跑未来。艾睿铂的数据说得明白,ADAS(高级辅助驾驶)市场速度快到飞起,2030年可能中国占到近一半。新能源车搞不搞得定智能化,ADAS玩不玩得转,基本就把市场杠杆掌握在谁手里了。
再拉回来看看现场氛围,别看品牌数量没“往年足”,但该有的科技流量一个不缺。比起单纯堆砌参展商,这场成都秀毋宁说是一次行业冷静下来的主动筛选——谁能留下来,都要有点真家伙。
大家都讲回归卖车本质,花活做少了,务实成了主旋律。别再说那些跑马灯式的发布会,不如“贴地飞行”的价格直降更来劲。新老品牌都明白,“买家不是来看烟花的”,市场的选择变精细,企业只能比谁更懂消费者。
大厂小厂都放下身段,强化个性化、强调用户情绪价值,说得通俗点,无非就是抛开套路,迎合客群。如MINI着重强调主驾体验,“你喜欢什么,车给你配齐”,在场的新势力哪家不是主打情感与功能两手抓?会玩的品牌会深挖用户场景,懂得卖点要“钉进用户心里”。
车展的热闹不靠表面喧嚣,而是拼实力、拼科技、拼营销圈粉的真实竞争。自主品牌站起来了,合资品牌也卷得头晕。这不,一出场连外资老厂都招招制胜。中国市场正倒逼全球车企“入乡随俗”,智能化、定制化、本土化,谁不干,谁就掉队。
说白了,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中国汽车产业不再靠情怀吃饭,而是要靠硬实力和心理战打天下。消费者早不是被一两句广告词能拐走的金鱼,想赢他们的钱包,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少些炫技、多些实在,才叫玩得转。
回到开头的问题,车市到底冷不冷?其实真正冷的是对“跟随潮流、刷存在感”的不再买账,热的则是对产品、技术、性价比的认同。成都之所以不冷,是因为它成了这个时代汽车产业理性、务实的样板间。
这次车展提醒行业,本质还是拼技术力和市场感知;琳琅满目的“黑科技”是敲门砖,务实求真的产品体验才是敲金库门的钥匙。闪光灯下,是谁能抓住未来的拐点?是那个愿意扔掉浮华、重拾卖车初心的实干派。
下一站是啥,说实话,谁都不能100%打包票。这场淘汰赛,漫长而残酷。拼的是创新速度、落地能力、市场洞察。而最终,企业能否跑到终点,其实考验的是“缓时能思变、危时能稳准”的韧劲。风吹过,留下的才是主角。
读到这里,你怎么看?你觉得国内车市正处在怎样的十字路口?哪家品牌的玩法、哪项技术让你多看了两眼?咱留言区刷起来,说说你的看法呗!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