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第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服务能力清单,经开区内新汽车概念验证中心、金属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中试基地成功上榜,彰显了经开区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发展方面的硬实力。
陕西省新汽车概念验证中心:智能出行领域的“技术翻译官”
该中心依托区内高校长安大学,瞄准智能网联汽车、飞行汽车、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前沿领域,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中心建设了真实测试场景,能够迅速将概念转化为可测试的原型,通过对部件级到整车级的系统进行测试,可实现在原型制备阶段对技术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降低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为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金属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中试基地:重型装备制造的“工艺放大器”
该中试基地依托经开区内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主要针对金属成形技术领域试验设备昂贵、中小企业研发成本高等痛点,提供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应用的中试验证、工艺仿真与数字化模拟服务,极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和成本。
基地内的高价值设备开放共享,既支持企业开展批量试制又能提供定制化装备研发支持,实现高端装备共享与定制研发。在这里,企业能够接触到金属成形领域的最前沿技术与最新标准,使得研发产品能够更快推向国内国际市场。该基地共享制造平台近年来已为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领域提供多项关键工艺解决方案,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除此次入选的验证中心与中试基地外,经开区还有不少致力于先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的创新平台,由区内企业中国兵器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的西安兵器基地先进概念验证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该中心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开展技术原理验证、应用场景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探索“基地+企业+高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概念验证模式,成功挖掘和释放了高校新型光电、类脑智能等基础研究成果,推动无人装备探测、光电集团周视成像、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技术验证和产品开发合作,成功解决技术创新成果跨越转化的“死亡之谷”、畅通“关键一公里”的问题,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成功率,为我国光电子产业有效提升提供发展动力。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不断挖掘和释放区内企业的科研潜力。除了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的建设,经开区还在积极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截至目前,经开区已构建起“平台+载体+服务”三维支撑体系,拥有各类创新平台及称号713个,其中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及称号47个,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此次“双入选”,不仅是经开区创新实力的集中展现,也将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概念验证精准赋能、中试基地规模转化”的双向通道,经开区正加速推进“实验室经济”向“产业经济”跃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向更高层次迈进,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