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7推出纯电版,彻底升级科技配置与内饰设计,未来燃油车逐步退出市场,谁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赢得竞争
最近这消息在圈里已经不算新鲜。你别说,宝马宣布他们的旗舰SUV,X7,终于要迎来纯电版本了,叫iX7。听声音,差不多得2026年底或者2027年初亮相,规划是在美国的斯帕坦堡工厂生产。这个时间点一出来,我就开始琢磨——这不是简单换个动力,整个车的体验都得变一变。
你知道的,X7自2018年面世,一直靠着那油腻腻的8缸、6缸发动机吃饭。现在扔掉发动机,直接用800伏高压平台加上110度的圆柱电池,追的是特斯拉Model X Plaid那一套。M70高配版能爆发出800马力,总感觉宝马想拼了。毕竟这个排量,不光算是全电动旗舰,也是朝着豪华+性能两个极端冲刺。这么一看,110度的圆柱电池,从体积上讲,确实比传统方块电池整块占空间。好处是秒充快,差不多十分钟就能装个七八十%的电量。
技术进步带来的是用户体验的变革。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宝马的内饰也跟着变样——把方向盘后那些实体旋钮全扔了,改成一块贯穿A柱到A柱的大屏。抬头显示也升了级,居然开始显示3D效果。这点我挺意外的。试想啊,现在很多车都强调沉浸式屏幕,可一旦系统反应慢或者更新卡顿,看久了,反而觉得烦。用户对好用这点更看重,而不是坐那炫技术。
再说这次前脸,我还真第一次看到,不再是传统的镀铬双肾格栅,而是发光的那个。宝马自己也说了,不光是科技范儿,更多的是标识升级。门把手取消了,变成像翅膀一样藏藏的设计——挺酷的。有人喜,觉得现代感强,有人担心老客户受不了这种电子色彩太重的试探。
按理说,豪华品牌都不可能只靠全电化骗一波眼球。宝马这次嘚瑟的还不只是电池和科技术改造。当前这个阶段,宝马没打算抛弃燃油车。新款X7依然会配3.0T六缸、4.4T八缸,甚至还在卖柴油版本。心里都明白,欧洲早在2035年就要完全停售燃油了。这点我估算,燃油车现在更像一种过渡手段,谁还没心眼明白呢?放长远来看,燃油车逐步退场,是大势所趋。这也让我想到,很多MD(制造部)内部的人在私底下讨论,说:等新能源普及后,油车价都能跌一半。 或者油车成本其实挺高的,除了保险和油费,还要考虑维护和保值。。
说到竞争,除了奔驰GLS、奥迪Q9那种豪华大块头,宝马这次还要面对那些科技公司在搞的车载智能,比如华为的ADS系统、蔚来的NOP+。这两个,我猜测都在试图用沉浸式座舱留住高端用户——更大屏、更炫的界面、个性化配置。可实际上,用户最怕的还是系统太卡、语音助手反应慢。你知道中国品牌在服务上的打法吗?早就不是命令式了,而是订阅加服务,比如微信小程序一查就能预约保养、上门维修,方便得让国外的豪华品牌都汗颜。
我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手机里的那些照片,有一次我陪朋友看车,他说:要不是高马力,什么都不是。其实不然。我在车厂待了几年,发现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车好开不,系统稳不稳,续航够不够用。同价位的车,开起来的实操差别很大。你觉得,如果没有快速充电,纯电SUV再牛,都只是在纸面上夸夸其谈。
这不禁让我思考,未来除了技术突破,还得有人真正考虑到开车体验这点。充电一大堆人为原因,很多人都觉得充电难。比如我认识的修理工就说:现在充电桩都排满,返回家门口的时间都半年不用充了。金融分析说,电池降价可能还要两三年,短期内,10年内新能源车可能还会有折旧快、不太好保值的问题。临场心算,百公里成本可能会跟油车差不多,甚至便宜点,但那个充电烦恼,是实实在在的。
讲到这里,又让我怀疑他们在设计这辆车时,是不是没考虑到用户的碎片化需求。比如我朋友,他就说:我就想买个空间大点,舒服点的开着好,不用天天看导航。但现在科技感太强,反倒让他觉得电子神经太复杂,能不能在未来把这点做得更人性化一些,才是真正的关键。
一想到这,心里又有点自嘲——这谁能保证的?未来的车,是技术的极致堆砌,还是更贴地的用呢?这个问题没法问出个答案。你觉得,真正打动用户心的,是马力还是能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