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蔚来ES8,全家满意,20号果断锁单!

最近,一篇关于蔚来ES8的试驾体验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文章的作者和妻子在试驾完这台车后,当场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月底开放预订时,第一时间就要下单。

这不禁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现在的新能源车,尤其是咱们中国自己品牌造的高端车型,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消费者在短短一次接触后就如此“上头”?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汽车消费观念和产品力本身发生的深刻变化。

试驾蔚来ES8,全家满意,20号果断锁单!-有驾

我们不妨就借着这位车主的真实感受,来深入聊一聊,看看这台车到底是通过哪些细节,一步步征服了他们的。

首先,这位车主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那就是他坐在后排的体验。

当时是他妻子在开车,他本人则在后排用手机处理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家庭用车情景,车里坐着的不仅仅是司机,还有家人、朋友或者同事。

对于一台主打家庭使用的中大型SUV来说,后排的舒适性甚至比前排的驾驶感更为关键。

他特别强调,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低头看手机居然完全没有晕车的感觉。

这一点,对于许多饱受“电动车眩晕症”困扰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那么,为什么很多电动车容易让人晕车,而这台ES8却能有所改善呢?

这得从电动车的物理特性说起。

电动车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振动,加速和减速都非常直接。

尤其是能量回收系统,当你松开“油门”踏板时,车辆会产生一股明显的拖拽感,就像有人在踩刹车。

这种加速和减速的频繁切换,会让你的身体前后晃动,而你的内耳平衡系统就会向大脑发出混乱的信号,时间一长,晕车感就来了。

蔚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了一番大功夫。

试驾蔚来ES8,全家满意,20号果断锁单!-有驾

他们开发了一套智能底盘域控制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车辆底盘的“总指挥官”。

这个指挥官能够统一协调空气悬架、动态阻尼控制等多个系统。

当驾驶员刹车或者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它不是被动地去吸收震动,而是主动地进行预判和调节。

比如在刹车时,它会瞬间增加前悬架的支撑力,抑制车头下沉的幅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头”现象。

正是这种对车身姿态的精细控制,让整个行车过程变得异常平顺,大大降低了乘客晕车的概率。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通过复杂的算法和软件控制,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乘坐品质,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除了解决晕车这个痛点,后排的娱乐体验也给这位车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提到后排的吸顶屏幕和音响系统,效果堪比电影院。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实际上,如今的高端智能电动车,正在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移动的第三空间”。

车内的隔音本身就做得非常好,为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影音环境提供了基础。

全新ES8配备了23个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技术。

这是什么概念呢?

传统的音响系统,你只能分清左右声道,而杜比全景声可以让你感觉到声音从四面八方,甚至是头顶传来。

电影里下雨的场景,你会感觉雨滴真的就落在车顶上。

试驾蔚来ES8,全家满意,20号果断锁单!-有驾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普通家庭音响很难给予的。

所以,当他说“想把家里那套组合音响给扔了”,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在体验了更高维度的产品后,产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消费升级想法。

这反映出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不再满足于把车作为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在努力挖掘它作为生活空间延伸的潜力。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当这位车主自己坐上驾驶位后的感受。

作为一个开了多年宝马X3的人,他对车辆的操控性自然有着比较高的要求。

他给出的评价是“方向盘很跟手,完全不会觉得是在开大车”。

对于一台车长超过五米,轴距超过三米的“大家伙”来说,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不容易的。

其中,他特别提到了“掉头转弯半径非常小”,感觉和他的X3差不多。

这可不是主观错觉。

我们查阅数据可以发现,全新蔚来ES8的最小转弯半径大约在5.9米左右,而宝马X3的转弯半径也在5.8米上下。

这意味着,蔚来通过先进的底盘调校和转向系统技术,让这台庞大的SUV在城市狭窄路段拥有了中型SUV般的灵活性。

这对于日常驾驶,尤其是在拥堵的市区和停车困难的地下车库,是一个极其实用的优点。

他对底盘的另一个评价是“很高级”。

这个“高级感”具体体现在过减速带的时候,“车内没什么震动,对冲击化解的无声无息”。

试驾蔚来ES8,全家满意,20号果断锁单!-有驾

这同样要归功于那套智能空气悬架系统。

好的底盘,并不是一味地软,也不是一味地硬。

它应该做到的是“软硬兼施,收放自如”。

当车辆低速通过减速带时,悬架会变得相对柔软,尽可能地吸收掉路面的冲击,保证车内乘客的舒适性;而当车辆高速过弯时,悬架又能提供强大的支撑力,抑制车身侧倾,给驾驶者充足的信心。

这种能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状态,在毫秒之间做出调整的能力,正是底盘“高级感”的核心来源。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太极高手,能将外界的冲击力轻松化解,车身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健从容的姿态。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人机交互体验。

他评价车载人工智能NOMI“真的很聪明,基本可以实现自然交流”。

这和我们过去接触到的那些需要说标准指令的语音助手完全不同。

以前,你可能需要字正腔圆地说:“导航到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而现在,你可以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跟NOMI交流,比如:“小NOMI,我有点饿了,附近有啥好吃的川菜馆子推荐吗?”它不仅能听懂你的意图,还能结合你的位置、偏好和网络评价,给出智能化的推荐。

这种交互方式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操作负担和分心程度,让驾驶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这背后,是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

我们的科技企业,正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到汽车上,让汽车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听懂你、理解你、服务你的智能伙伴。

综合来看,这对夫妻之所以在一次试驾后就果断决定下单,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单一功能的突出,而是因为这台车在多个维度上都提供了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

从解决后排乘客晕车的舒适性,到媲美影院的娱乐系统,再到大车小开的灵活操控,以及聪明贴心的人工智能,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共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这恰恰说明,如今的消费者在选择一辆车时,已经不再仅仅关注传统的“三大件”,而是更加看重车辆所能带来的整体价值感和情感连接。

而我们的中国品牌,也正是在这些新的赛道上,凭借着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