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体材质:从 “厚重金属” 改为 “轻质高分子材料”:传统红绿灯灯体多采用冷轧钢板(厚度 1.5-2mm),虽坚固但重量大(单盏灯体重量约 3-5 公斤);加工厂可根据需求,将灯体材质更换为ABS 工程塑料或PC 聚碳酸酯:
ABS 工程塑料:密度约 1.05g/cm³(仅为钢材的 1/7),单盏灯体重量可降至 1.2-1.8 公斤,且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常温下可承受 10 公斤重物撞击不破裂)、防水性(可做到 IP65 防水等级),适合常规道路、临时路口的轻便化需求,加工成本与钢板接近(单套灯体加工费增加 50-100 元)。
PC 聚碳酸酯:密度约 1.2g/cm³,比 ABS 略重但耐高温性更强(可在 - 40℃至 120℃环境下稳定使用)、透光率更高(适合搭配高亮 LED 灯珠),单盏灯体重量约 1.5-2 公斤,适合高温、高光照地区(如四川攀枝花、云南昆明)的轻便化红绿灯,加工费比钢板灯体增加 100-150 元 / 套。
灯杆材质:从 “实心钢材” 改为 “轻质合金或空心结构”:传统灯杆多采用 Q235 实心钢材(直径 114mm 的 8 米灯杆重量约 120 公斤),加工厂可通过两种方式减重:
更换为铝合金灯杆:铝合金密度约 2.7g/cm³(为钢材的 1/3),相同规格的 8 米灯杆重量可降至 40-50 公斤,且具备良好的防腐性(无需额外做热镀锌处理),安装时无需大型吊装设备(人工配合小型叉车即可完成),适合承重有限的场景(如老旧小区内部道路、人行道),但加工成本较高(单根 8 米灯杆加工费比钢材增加 300-500 元)。
保留钢材但采用 “空心薄壁结构”:若预算有限,可将实心钢材改为Q235 空心钢管(壁厚从 3.5mm 减至 2.0-2.5mm),8 米灯杆重量可降至 70-80 公斤(比实心杆减重 30%-40%),且通过结构优化(如杆体中部增加加强筋),确保抗风等级达标(可承受 10 级风力),加工费与实心钢材接近(单根仅增加 50-80 元)。
底座材质:从 “铸铁” 改为 “混凝土配重或塑料填充”:传统红绿灯底座多为铸铁材质(重量约 30-50 公斤),用于固定灯杆防止倾倒;加工厂可提供两种轻便方案:
小型临时红绿灯:采用高密度塑料底座(内部填充沙子或水配重),空底座重量仅 5-8 公斤,加水后重量约 25-30 公斤,可随时拆卸搬运(倒出填充物即可),适合临时施工路口、展会临时通道等场景。
固定安装红绿灯:采用预制混凝土底座(重量约 40-60 公斤),比铸铁底座轻 10%-20%,且成本更低(单套底座加工费比铸铁少 150-200 元),安装时需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适合乡村道路、小区内部道路。
内部配件:从 “金属支架” 改为 “塑料或轻质合金支架”:红绿灯内部的 LED 灯珠支架、线路固定架,传统多采用镀锌铁板,重量约 0.5-1 公斤;可改为PP 塑料支架(重量降至 0.2-0.3 公斤)或铝制支架(重量降至 0.3-0.4 公斤),不影响承重与安全性,且能进一步减少整体重量,加工成本无明显增加。
导电线路:必须采用铜芯电线:红绿灯内部的导电线路,需承受长期电流负荷,且需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只能使用铜芯电线(如 RVV 2×1.5mm² 铜芯线),无法改为铝芯线或其他轻质材料(铝芯线导电性差、易发热,存在安全隐患)。
防水密封圈:需采用耐老化橡胶:灯体与灯盖的防水密封圈,需具备长期耐高低温、耐老化性能,只能使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硅橡胶,无法改为塑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塑料密封圈易开裂,导致雨水渗入损坏内部元件)。
固定螺栓:需采用高强度钢材:灯杆与底座、灯体与灯杆的连接螺栓,需承受灯体重量与风力荷载,必须使用 8.8 级及以上高强度碳钢螺栓,无法改为铝合金或塑料螺栓(易断裂导致设备坠落)。
平原地区(如四川成都平原、华北平原):需承受 8-10 级风力,铝合金灯杆需选择壁厚≥2.5mm 的 6063-T5 铝合金,空心钢杆需确保壁厚≥2.0mm 且杆体直径不小于 114mm;
沿海或山区(如广东沿海、四川川西高原):需承受 10-12 级风力,铝合金灯杆需升级为壁厚≥3.0mm 的 6061-T6 铝合金,空心钢杆需采用壁厚≥2.5mm 的 Q345 钢材,并增加杆体底部直径(如 140mm),确保抗风稳定性。
材质耐候性:ABS 工程塑料灯体需选择 “抗紫外线改性 ABS”(添加紫外线吸收剂),避免长期暴晒导致老化开裂;铝合金灯杆需做 “阳极氧化处理”(膜厚≥10μm),提升抗腐蚀性能(尤其沿海地区需防盐雾腐蚀);
承重与抗冲击:轻便材质需通过承重测试(灯体需承受自身重量 2 倍的荷载,灯杆需承受顶部 10 公斤重物悬挂测试)和抗冲击测试(常温下 1 公斤钢球从 1 米高度撞击灯体,无破裂或变形),确保日常使用中不易损坏。
灯体材质:需提供 ABS/PC 塑料的 “RoHS 检测报告”(证明无有害物质)、“IP 防水等级检测报告”;
灯杆材质:铝合金灯杆需提供 “材质成分检测报告”(证明铝合金牌号达标)、“力学性能检测报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达标);空心钢杆需提供 “钢材材质证明”“防腐涂层检测报告”(如热镀锌层厚度≥85μm);
整体设备:需通过 “道路交通信号灯全项检测”(由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出具),证明改材质后的设备符合 GB 14887-2011 标准,避免采购后无法通过项目验收。
安装场景:是临时路口(需频繁搬运)、固定道路(承重有限)还是山区道路(人工搬运难度大);
当地环境:所在地区的最大风力、最高 / 最低温度、是否有盐雾(沿海)或强紫外线(高原);
重量目标:希望将整体重量从常规的 50-80 公斤降至多少(如 30 公斤以内、20 公斤以内),便于厂家针对性选择材质。
材质样品:如 ABS 灯体样品、铝合金灯杆样品,直观查看材质质感(如表面平整度、厚度),并可自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材质成分;
测试报告:针对改材质的核心部件,要求厂家提供已做的抗风测试、耐候性测试报告(如模拟暴晒 1000 小时后的材质性能变化),确保材质性能达标。
明确各部件材质规格:如 “灯体材质为抗紫外线 ABS 工程塑料(型号:奇美 PA-757),厚度≥3mm;灯杆材质为 6063-T5 铝合金,壁厚≥2.5mm”;
约定性能承诺:如 “改材质后的红绿灯抗风等级≥10 级,使用寿命≥5 年,若因材质问题导致设备损坏,厂家免费更换维修”;
验收标准:明确以 “权威检测报告” 和 “现场测试”(如承重测试、防水测试)作为验收依据,不合格则拒绝付款。
实际重量检测:称重确认是否达到预期轻便目标;
性能测试: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测试 1-2 周,观察灯体是否出现开裂、灯杆是否有弯曲、防水是否达标;
安装便捷性:测试人工搬运与安装的难度,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如山区道路能否顺利搬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