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格局重构。中国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在电动车整车制造和电池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领跑。这种领先不是空谈。2025年1-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累计卖出43万辆汽车,同比增幅高达74%,市场占有率从去年的2.9%飙升至4.9%。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也在反转。调研机构Escalent的数据显示,47%的欧洲买家会考虑中国汽车,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美国车的44%。而在2024年,这个数字还是31%对51%的倒挂。比亚迪这样的头部企业表现更夸张,8月在欧洲销量同比暴涨230%,旗下海豹U插混版直接成了当地最畅销的中国插混车型。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中国车企的强势突围,戳中了欧盟的痛点。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之一,如今却被中国产品挤得节节败退。德国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大众、宝马等巨头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这种落差让欧盟心态失衡,一场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围堵悄然酝酿。

«——【·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

就在欧盟暗自焦虑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了更激进的贸易威胁3月,他在俄亥俄州的竞选集会上公然放话,若重返白宫就要对墨西哥制造的中企汽车征收100%关税。这个“铁锈带”关键战场州,正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核心区域。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他想通过打压中国电动车,迎合本土车企和工人的诉求,争夺选票。美国本土电动车市场同样面临中国压力,中国车型1.1万美元的起售价,比美国平均5.3万美元的市场价低了一大截。此前中国输美汽车已经要缴27.5%的关税,特朗普还嫌不够,甚至威胁要把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关税提至60%以上。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早有铺垫。2022年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暗藏玄机,要求电动车关键矿物40%来自美国或自贸伙伴,电池组件50%产于北美才能拿补贴。

这种“近岸外包”政策,本质就是要把中国排除在北美供应链之外。全美制造商协会会长蒂蒙斯看得明白,他直接警告,加税只会祸及美国制造业,迟早遭反击。

«——【·欧盟趁火打劫·】——»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成了欧盟的“神助攻”。欧盟立刻跟上帮腔作势,把贸易摩擦的矛头直指中国电动车技术。他们先是拿“补贴”和“产能过剩”说事儿,2024年10月正式对中国出口电动车加征35%的高额关税,后来甚至一度提到45%的上限,为期五年。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关税没能挡住中国车企的脚步。比亚迪、上汽等企业转头就在匈牙利、土耳其砸钱建厂,用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比亚迪更牛,7月直接挤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的主流车企名单,和上汽一起成为仅有的两家中国车企。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眼见关税失效,欧盟开始变本加厉。他们借着中美摩擦升级的契机,明里暗里逼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核心技术。欧盟委员会一边启动海关登记,威胁搞“追溯性关税”,一边放风要求中国公开电池配方和电机制造工艺。

更讽刺的是,他们还假意提出“价格承诺谈判”,想通过设定最低售价削弱中国车的性价比优势,本质还是想逼中国让步。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这种趁火打劫的做法连欧盟内部都有分歧。德国就明确反对加税,大众集团CEO奥博穆直言,与其搞贸易壁垒,不如接纳中企投资创造就业。但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被保护主义冲昏了头,硬是要把贸易问题政治化。

«——【·中国韧性破局·】——»

欧盟的逼迫和美国的威胁,终究没能卡住中国电动车的脖子。中国车企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面对关税压力,它们果断调整产品结构,2025年8月在欧洲卖出的插混车占比飙升至25%,比去年同期翻了六倍多。油电混动车销量也暴涨190%,多元化布局让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技术领域的封锁更难奏效。中国的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早已通过市场验证,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都是全球车企争抢的香饽饽。欧盟想靠施压获取技术,根本是异想天开。

特朗普威胁加税之际,欧盟趁火打劫,强迫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有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有表态,打贸易战不利于任何一方,中方必然反击。欧美内部的反噬也在显现。美国企业研究所测算,对华加税五年会让美国损失1.6万亿美元,丢74万个工作岗位。

欧洲市场更直接,2025年2月特斯拉在德国销量暴跌76%,中国品牌却逆势增长。欧洲消费者用脚投票,47%的考虑率就是最真实的市场反馈。

«——【·结语·】——»

现在的局势很明朗。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更多是选举口号,欧盟的趁火打劫也难掩技术焦虑。中国电动车产业已经形成从电池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实力不是贸易壁垒能削弱的。

欧盟要是真把中国逼急了,大可以限制电池材料出口,到时候欧洲车企恐怕连生产线都开不起来。这场贸易博弈,最后谁难受还不一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