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巧格125的“先天不足”:骑行一万公里的真实体验》

骑了一万多公里雅马哈巧格125,我悟了!

这小车吧,质量是真不错,皮实耐造。

《雅马哈巧格125的“先天不足”:骑行一万公里的真实体验》-有驾

但是,有些“先天不足”也真是让人头疼。

本来想夸夸它的优点,结果缺点一个接一个蹦出来,挡都挡不住。

先说这轮胎,硬得跟石头似的!

雨天骑车简直就是在玩命,稍微一点水就感觉要漂移。

亲身经历过几次“亲密接触”地面后,我学乖了,雨天尽量不开它。

想想也是,一万公里下来,这胎还能用,确实耐磨。

然后是后视镜,位置低得令人发指。

感觉是给霍比特人设计的!

每次看后视镜都得低头,脖子酸不说,视野还窄得可怜。

我严重怀疑设计师是不是对“高个子”有什么误解?

后来我才知道,这后视镜的设计是根据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来的。

好家伙,合着我是被平均身高“背刺”了?

《雅马哈巧格125的“先天不足”:骑行一万公里的真实体验》-有驾

最后,也是最让人抓狂的,就是这减震。

硬到怀疑人生!

过个减速带,感觉灵魂都要出窍了。

每天骑它上下班,就像在参加“震动按摩”疗程,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

听说是根据日本路况设计的,咱这路况,一言难尽啊!

这三个问题,折磨了我一万多公里。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雅马哈要这样设计?

难道是故意和我们过不去?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这其实是文化差异和市场定位的问题。

轮胎硬,是为了省油。

日本人对油耗那是相当敏感,毕竟资源有限。

后视镜低,是为了适应日本人的身高。

《雅马哈巧格125的“先天不足”:骑行一万公里的真实体验》-有驾

国内不少女性骑这款车,身高也比较符合。

减震硬,是为了适应日本的路况,人家路修得好啊!

所以说,这车的设计理念本身没问题,只是不太适合国内的普遍情况。

特别是身高超过165cm的朋友,慎重考虑!

路况不好的城市,也别考虑了。

不然,你可能会和我一样,骑一万公里后,悟出这些“人生哲理”。

我已经换了轮胎和后视镜,舒适度提升了不少。

至于减震,还在纠结要不要换。

毕竟换了之后,油耗可能会增加。

这真是个让人两难的选择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也骑巧格125,你会怎么改?

或者你有什么其他推荐的125小踏板?

评论区交流一下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