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造车江湖蔚来与江淮的“七年之痒”,一场带跑的爱情跑不进婚姻殿堂?
故事要说透,那得从一纸“注销通知”说起。2025年6月,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打了七年酱油后,终于悄悄地“人间蒸发”了。谁还能想象?这个曾经被李斌拍胸脯称作“稳固大后方”的合资公司,说关就关了,真是转眼云烟、来去匆匆。背后那点事儿,简直比东北大姨串门还勤快、比网红分手还惊心动魄。以蔚来、江淮为主角的这段“联姻”——电车界的高调恋爱,最终还是抵不过现实里的柴米油盐。倒也不是说车圈的“爱情”都得走到老,看看身边多少企业合作,都是你侬我侬,最后各回各家过年。但蔚来这场“分手”,不仅仅是两家公司账本上的一道杠,更是中国新能源造车圈里一场见招拆招的大戏。吃瓜群众别眨眼,这回咱们要扒一扒,这对“前夫妻”怎么从“一见如故”走到了“相看两厌”,又是谁在最终笑到了最后?
2016年风风火火签约握手,相亲相爱变成一家人,蔚来当年连个名分都没有——说白了就是没生产资质,自己造车还得“借肚子”生娃。倒好,江淮这个穿西装的老厂,仿佛一夜成了“抱上金娃娃”的媒婆,不仅卖技术还卖资质。江淮得意地哼着“咱家车间机器吱吱叫”,门口一辆辆蔚来的新生小车儿顶着自己车标嗖嗖溜达出去,多少有点像自家亲戚的小孩借了袜子去参加舞会——风光是有了,但心里隐隐总不是滋味。蔚来一路高喊“我们是创新力量”,但实则每卖一台车、每赚一分钱都要给江淮交“份子钱”。好家伙,谁不知新势力造车烧的是钱还是汽油?每年那些高昂的代工费,直接让蔚来心里滴血,李斌估计没少半夜抱着被子琢磨“我啥时候能给我儿子自己的户口本?”
咱们细掰掰这段“爱情长跑”。当初蔚来是个连自己工厂都没有的“北漂青年”,江淮是深耕多年、财大气粗的老牌国企。二者一拍即合——一个图生产线、一个缺名分,成全了对方,也“绑架”了自己。到2021年,关系更进一步,双方干脆拉着手,各搭2.55亿元,合伙搞了个“江来先进制造”公司。这下,造车不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钱袋子都搁一块了。那会儿李斌信心爆棚,接受采访美滋滋地说“咱们合资公司就是一个大的生产优化器,供应链有了,质量飞起,合作稳得不行。”
可是,架不住几年后市场风云突变。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特斯拉横空出世、比亚迪使劲“插混”、理想、小鹏野蛮生长,蔚来被逼得一路加速。代工的“高昂学费”越缴越肉疼,江淮赚着自己的,心里估计在琢磨“你蔚来啥意思?总不会真觉得我这师傅还能免费帮你练技术吧!有钱还不如独立门户!”
于是蔚来不甘心做二房,转身大甩手自建两个制造基地。可资质又被死死卡在江淮手里,车主们买完车还得尴尬抠掉“江淮”标——你说搁谁谁受得了?
到2024年12月,故事出现假性平静蔚来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名分”,自建工厂的生产资质到手,这意味着以后再不用给江淮递“红包”了,幸福生活好像就在眼前。账本上看着光鲜靓丽,蔚来还一脚把合资的孩子——江来先进制造公司,给送去注销。表面一派太平,有种“昔日恋人终成陌路”的感觉。
怎么会这么简单?你以为江淮就啥也不是了?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传统车企那套生产经验、供应链体系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复制的。没有了江淮的护航,蔚来是不是会碰上老厂看不见的新麻烦?更尴尬的是,蔚来尽管营收上涨得欢快,净亏损还是像膏药似的黏得牢。就说2024年二季度,营收破190亿,车是卖出去不少,交付也创了新高,乐道、萤火虫轮番上新,可照样亏了快50亿,这可不是小数。外人看着蔚来一顿操作猛如虎,风头劲得很,其实口袋里还是老三样钱不够烧,市场竞争更激烈。
有市场分析师就说了,代工虽贵,可一出门至少还有个“技术保姆”帮擦屁股,蔚来自个儿干起来,还不怕崴了脚?甚至坊间“段子手”都在调侃“蔚来这下是真成孤家寡人了,撑不住了别到时候又去寨主家‘磕头认亲’。”
就在吃瓜群众还在琢磨“蔚来与江淮谁更亏”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蔚来居然没塌,“三胎齐发”,品牌矩阵扩容直接溢出天花板。2024年新车型密集上市,乐道L90横空出世,价格低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贴钱卖车”。上市首日就被疯抢,简直都能赶上当年小米抢手机的阵仗。更狠的还在后边,第三代蔚来ES8、明年又有三款大SUV压阵,2025年蔚来全线吹响冲锋号。连财报也开始令人振奋二季度交付量同比、环比双增长,虽然还在亏钱,但亏的速度至少没原来快了!
在自主生产这件小破事上,蔚来真正把“脱胎换骨”演绎出了中国新能源企业该有的倔劲儿。李斌不装了,摊牌说目标是四季度月交付五万台,这放在过去简直就是“脱口秀段子”。但现在市场发现乐道、萤火虫走亲民路线,把那些还犹豫要不要买电车的消费者全“扫射”一遍。老用户顺便还给带起节奏“以前贴江淮标我心有不甘,现在蔚来终于长大成人,车标也不用扣了!”,把过去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
把伏笔一撸到底,江淮当初那个帮忙带娃、赚点代工钱的“老保姆”,现在看着自己昔日的小搭档突然打鸡血变“壮汉”,心理落差、酸爽劲儿不比谁轻。蔚来丢下那句“没有永远的联姻,只有利益共同体”转身就走,这一走,走得比家暴剧还干脆。
别看现在蔚来风头无二,压力其实高到爆表。自主造车说白了是两面刃既要跨越技术、管理、供应链这些“高门槛”,又要扛得住资本市场的猛烈冲击。“江来注销”带来的新风险也不是闹着玩的。江淮虽然现在身影淡出,这边厢比亚迪、理想、小鹏,哪个不是眈眈虎视,还拿着刀比着蔚来的肋骨。再加上宏观市场降本增效的要求、电池技术狂飙突进、用户口味越来越挑剔,蔚来这条船,不下水还行,真下了水就得时刻盯着有没有暗礁。
更现实的是那串数字营收增长顶的不慢,但净亏一直没转正,市场信心握在手里跟握鱼一样滑,稍有风吹草动,第二天股价就直跟过山车赛跑。各方利益分歧,啥自主平台、啥供应链优化,哪一样不是烧钱大户?外部环境也不消停,补贴退坡、政策调整,这些“意外障碍”随时能让蔚来新战略踩刹车。还有蔚来与江淮的“师徒情”,虽然官方都说“和平分手”,可关键时刻,要真遇到大规模产品质量危机,谁还能给蔚来拖后腿、递把手,那得打个大问号。
和解?纯扯淡。你看江淮口风也变了,开始琢磨自己的乘用车主品牌,谁还有闲情再给前任打下手?双方各自为政,新能源的战局比围棋还复杂,想一家独大别做梦——路是宽的,但坑也不少。
都说分手见人品,这套故事看到现在,有没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蔚来这回摆脱“代工婆家”,真就能独立自主、飞黄腾达了?说实话,咱得泼点冷水。风头好看归好底子厚不厚才是真章。正方那套“自主生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创新”听着倍儿提气,可市场不是良心小卖部,该挣的钱一分不会留,该踩的雷一个都不让你躲。要是真那么美好,当初为啥还得靠江淮搭梯子?所谓解放天性要想爬得快,得先看这梯子结不结实不是?再说了,自主归自主,你要稳赢,后勤决定成败,供应链、成本控制、团队运营一点不抓,飙车飙到天上早晚还得摔下来。可惜道理谁都懂,真要做得漂亮,那可是比隔壁大爷买彩票还得看天赋。
我就想问句,蔚来这步棋,真能把新能源汽车的江湖杀出条血路?别到时候玩成了“大号小鹏”或者“另类拜腾”,那才真是趟浑水。
蔚来终于“单飞”,自家造车再也不用靠别人名头——但造车这活真有这么容易上手吗?江淮、比亚迪、理想这些老牌厂商看着都在刀枪不入,蔚来的野心会不会被现实生活暴揍一顿?有人说蔚来自主是硬核创新、敢闯敢拼;也有网友吐槽,这不是“甩掉拐杖、学着裸奔”?写到这里,小编真想问问屏幕前的你蔚来能不能成为下一个中国新能源车的国民骄傲,还是又一部任性“创业史”里的一出悲壮自肥?来评论区开喷,谁的“嘴炮”谁硬气,咱们一起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