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

这车圈的风向,最近可是变了又变!

我用车社今天就得给大伙儿细细道来,最近大众途锐这事儿,有点儿让人看不懂了。

7月份的销量数据,简直是当头一棒,298台!

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有驾

这数字一出来,多少人心头一紧,这曾经的“陆地巡洋舰”,怎么就这么“凉透”了?

朋友圈里,朋友们晒宝马X5L的提车喜悦,那叫一个热闹非凡,评论区也是一片“666”。

可要是有人晒途锐,那画风就得转弯了,感觉得先费一番口舌,解释“这车其实价格不菲”,才能勉强换来几个“哦”的反应。

这价格,无疑是第一道高墙,直接劝退了一大波人。

55万的起售价,就算优惠到四十几万,听着像是“大酬宾”,可您转头看看同级的奥迪Q7、奔驰GLE,它们的价格也基本在这个区间徘徊。

您仔细算算,一个普通家庭,贷款买这车,那三十年的还款压力,够不够孩子上个一年几万块的私立幼儿园?

这还得是“够得上”的,您说,谁还敢冒着“月供压垮家庭”的风险,去拥有一台“低调到几乎隐形”,甚至有时候会被误认为二十来万大众的途锐?

这选择,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当然,途锐的配置单,确实是写得让人心动。

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有驾

空气悬架,能将路面的颠簸过滤得如同“丝绸拂面”;托森四驱,那越野能力,绝非徒有其表。

硬件用料这方面,大众确实是下了血本,实打实的“硬货”。

可您坐进去,就拿这2.0T车型来说,给个定速巡航?

如今不少新势力品牌,人家早就把激光雷达当成“标配”来玩了,车子开出去,那科技感、智能化,那是层出不穷。

您这“德系质感”,在消费者眼中,可能也就值个“十万八万”的附加值,这如何能让人心服口服?

它的外观设计,同样让人犯嘀咕。

老款车型,总感觉像一个被拉长的途观L,少了些许原有的那种厚重感;新款呢,又突然来个“小鲜肉”风格,像是在“青春期”里挣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中年消费者嫌它不够沉稳,少了些老派的“江湖气”;年轻一代又觉得它不够“出挑”,不够彰显个性。

停在商场地下车库,那保安大哥有时都可能把它当成二十来万的普通大众,这面子,可真是有些挂不住。

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有驾

空间,更是它最直接的“软肋”。

这轴距不到2.9米,您要是后排安装儿童座椅,那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基本就告别“葛优躺”了,直接顶到前排座椅靠背。

您再看看同级别的一些中大型SUV,它们后排空间宽敞得能让人舒展身体,而您这途锐,只能是“优雅”地并腿而坐,这体验,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说到底,这事儿不能全怪途锐本身不优秀。

而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改变。

过去,拥有一辆大众,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仰”,觉得它皮实耐用,开出去也体面。

可如今,购买豪华品牌,更看重的是“面子”,是“科技”的加持,是宽敞的“空间”能否满足全家人的出行需求。

途锐就像一位身怀绝技的老将,却遇上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新时代,卡在了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

它拥有扎实的“机械功底”,有可靠的“四驱系统”,但这些在“颜值即王道”、“科技改变生活”的当下,似乎就不那么“吃香”了。

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有驾

若您仍旧钟情于那份纯粹的“机械美学”,我倒是建议,不如去二手市场搜寻一台3.0T版本的途锐。

那澎湃的动力,那稳健的底盘,才是途锐真正的灵魂所在,而且价格也更显亲民,那才是真正的“物超所值”。

若您渴望体验前沿科技,不妨看看问界M9,那块硕大的屏幕,那流畅的智能化交互,绝对能让您眼前一亮,感受到“科技之光”。

至于这新款途锐,除非大众能够痛下决心,将价格再往下拉一截,或者在空间上给予消费者“惊喜”,比如硬生生加长半米的轴距,否则,这298台的销量记录,恐怕还得继续“刷新”。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市场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

这曾经叱咤风云的“硬汉”,如今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是它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是我们对“豪华”的定义发生了改变?

回首当年,驾驶着途锐,那是一种低调的实力象征,是懂车之人才能品味的独特格调。

如今,“低调”二字,似乎成了它最大的“羁绊”。

大众途锐7月仅售298台:昔日陆巡为何“凉透”?4大原因-有驾

这车本身,并非一无是处。

在底盘的稳固性、四驱系统的可靠性上,它依然是同级别中的佼佼者。

可您得明白,现今消费者购车,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代步,更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多样需求,为了彰显个人的品味与身份。

当“实用”与“情怀”已不足以支撑其高昂的价格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更加理性。

途锐的困境,也像是在给所有汽车品牌敲响警钟。

在坚守“德系严谨”的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品牌在“智能化”和“科技化”方面的突飞猛进。

仅仅依靠“老本”和“情怀”,恐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

所以说,这298台的销量,与其说是途锐的“失意”,不如说是市场在向所有车企抛出的一道“生存考题”。

这道题,不仅是给大众的,更是给所有在“舒适区”里安逸了太久的品牌的。

若您也为途锐的现状感到惋惜,或是您对这番论述有不同的见解,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毕竟,每个人的购车理念都各不相同,或许在您眼中,途锐依旧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宝藏”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