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在中国就是个赔钱货,余承东这次拿40000张订单证明华为真能改命
去年十一,我在张北坝上的服务区充电,排在我前面的七台车,六台特斯拉一台小鹏。太阳晒得人发晕,充电桩就那么四个,我站在车外抽了三根烟,眼睁睁看着旁边加油站的燃油车五分钟进出。那会儿我就想,电车这个续航焦虑,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现在这个答案或许有了——增程。
享界S9T开订这事儿,业内朋友跟我说起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不信。旅行车,在中国这么多年了,哪个品牌不是碰一鼻子灰?大众蔚揽、沃尔沃V60,都是好车,市场反应呢?冷得像三九天的冰窖。中国人就是不买这个账,你一个新品牌,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行?
结果人家4万张订单摆那儿了。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事儿邪门在哪儿。
先说动力。增程这条路,理想算是趟出来了,但理想那几台车,外形设计怎么说呢,太“家庭”了。S9T这台车,1000多公里综合续航不假,关键是它长得不像奶爸车。修长的侧面线条,溜背的尾部造型,停在写字楼地库里,跟那些黑压压的SUV站一块儿,气质确实不一样。
华为那套ADS 4.0,我还没试过,但听说无图城区导航这块儿做得还行。什么意思?就是你开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系统照样能帮你处理复杂路况。我一个跑医药代表的哥们儿,一年得去二三十个城市,这功能对他来说简直是刚需。当然,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该打起精神还得打起精神,这是底线。
底盘配置是真舍得堆料。空气悬架加可变阻尼减振器,全系标配。我开过几台带空悬的车,那种感觉就像,路面坑洼都被过滤掉了,车身始终稳稳当当的。高速上车身自动降低风阻,烂路上又能抬高离地间隙,这种灵活性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真不是噱头。30万这个价位段,能给你配这套东西的,屈指可数。
鸿蒙座舱这块儿,用过华为手机的人大概都懂。车机流畅度没得说,手机导航上车自动接力到大屏,下车后音乐又能无缝切到耳机里继续听。我一个朋友最近提了台问界,他说这种体验就是“润物细无声”,不吹不黑,确实方便。
旅行车的空间优势,这次算是真正派上用场了。后备箱开口大到什么程度?我见过实车,一个成年人弯腰进去搬东西完全不费劲。后排座椅放倒,整个一平整的大通铺。带孩子出去露营,帐篷、烧烤架、折叠椅,全往里塞,比SUV还能装。
这台车九月上市,时间卡得刚刚好。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各种地方补贴,算下来能省个小一万块钱。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观望,有人甚至已经交了小订。
但我最好奇的还是华为这套“智选车”模式到底能走多远。北汽负责造车,华为负责技术和销售,这种跨界合作在汽车圈还挺新鲜。余承东在微博上天天发这车,曝光度是上去了,但产品力到底如何,还得市场说了算。
30万出头的价格,对比理想L系列、蔚来ES系列,S9T确实有点错位竞争的意思。理想偏家用,蔚来强调服务和换电,享界这台车则是把旅行车的个性化和增程的实用性结合到了一起。这个细分市场虽然小,但架不住华为的品牌号召力。
电池安全这块儿,华为做通信出身,多层防护、热管理这些技术据说都用上了。虽说具体细节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总归比那些野路子品牌让人放心些。
旅行车会不会因为这台车在中国彻底翻身?我不敢打包票。但至少现在看来,市场给出的反应比很多人预期的要热烈得多。或许两三年后,路上旅行车的出镜率会高那么一些,也说不定。
我是准备找个时间去试驾的。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的新车不少,但旅行车这个品类在国内能掀起波澜的,还真是头一回。纸面数据再漂亮,也得方向盘握在手里才算数。你要是也感兴趣,周末可以去店里转转,亲自坐进去感受一下那个空间,说不定就是你想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