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变辅助,铜陵车祸后行业急刹车,下一个隐患藏在哪?

小米官网最近悄悄改了名字,SU7那几款车的“智驾”全变成“辅助驾驶”了。5月4号改的,比如“小米智驾Max”现在叫“端到端辅助驾驶”。为啥改?上个月安徽铜陵高速上,一辆小米SU7开辅助驾驶撞了,三个学生死了,车当时用的就是NOA模式。

智驾变辅助,铜陵车祸后行业急刹车,下一个隐患藏在哪?-有驾

这事儿闹大了,车企都开始缩着宣传。工信部4月16号开会说,以后不能叫“自动驾驶”“智驾”这些词,只能叫“辅助驾驶”。中汽协也跟着发倡议,让车企别吹牛,老老实实按国家标准说。

小米官网现在解释辅助驾驶能干啥:从停车场到目的地,设置好导航就行,过收费站、窄路、环岛都能帮忙。但事故后大家发现,这些功能其实没那么神。

华为带着广汽、上汽这些车企4月27号联名发了个倡议,说宣传得透明,别让消费者以为车能自己开。现在买车的人看宣传页,得仔细看小字,才知道辅助驾驶到底管不管用。

铜陵那起事故前,车是在辅助驾驶状态下撞的护栏。小米没说清楚为啥系统没及时刹车,但事故后全行业都紧张了。工信部要求车企公示测试数据,连升级软件都要报备。

现在买车,宣传册上全是“辅助”俩字。但消费者还是搞不清,辅助驾驶到底能信几分。有人觉得车企改名字是躲责任,有人觉得这是好事,至少别再骗人了。

4月21号中汽协的倡议书里写得明白,得按2021年的国家标准分级,不能乱用“高阶”“自主”这些词。但普通买家根本不知道分级标准是啥,只能靠车企解释。

车企现在改名字是躲监管,但问题没解决。比如“端到端辅助驾驶”听着高级,实际还是得人盯着。有车主说,开辅助驾驶时手放方向盘上,十几分钟就提醒,烦得很。

铜陵事故后,小米股价跌了,其他车企股价也受影响。现在买车的人更谨慎了,问销售最多的问题变成了“这个功能到底能不能用”。

工信部开会后,车企连夜改官网,删掉所有“智驾”相关广告。但技术没变,功能还是那些功能,只是名字换了。

消费者现在得自己查资料,看车企有没有按标准宣传。有人建议,买车前得先看测试视频,别光听销售吹。

铜陵那三个学生的事,让所有人都清醒了。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但车企之前宣传确实有问题。现在改名字是第一步,后面还得看技术能不能跟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