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评述|南北大众逆势增长启示:体系力才是合资“护城河”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新能源品牌加速洗牌,合资阵营普遍承压,但南北大众却逆势突围——一汽-大众销量同比增长15.1%,上汽大众增长2.3%。在价格战白热化、消费信心不足的背景下,这两大德系巨头的表现,为行业提供了观察转型深水期竞争逻辑的范本。

“中考”评述|南北大众逆势增长启示:体系力才是合资“护城河”-有驾

销量增长:战略定力稳住基本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下滑8.2个百分点,但南北大众在该领域实现市场份额逆向增长。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占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7.6%,速腾、迈腾等主力车型贡献了近60%销量;上汽大众途观、朗逸等经典车系持续热销,守住了合资品牌最大基盘市场。

“大众的增长印证了细分市场深度运营的价值。”张观认为,当前10万-25万元燃油车市场仍有稳定需求,但要求车企具备精准的产品迭代能力。以速腾为例,其上半年44.4%的市占率,源于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持续优化:今年新增的智能语音互联系统使车机唤醒速度提升40%,后备箱容积扩大至553L,这些细节构成了对抗新能源车的差异化壁垒。

“中考”评述|南北大众逆势增长启示:体系力才是合资“护城河”-有驾

技术突围:智能化重构燃油车价值

面对电动化冲击,南北大众选择对燃油车进行“科技武装”。一汽-大众在探岳L上首发的自动变道辅助功能,可实现80km/h以下的高速公路自主超车;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成为首款具备城区领航能力的合资燃油车。

“这标志着合资车企技术路线的转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王峰分析,大众正将中国作为技术反哺全球的试验场。数据显示,上半年南北大众智能化配置车型销量占比已达32%,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其智能化升级更聚焦驾驶辅助、安全预警等实用功能,而非简单堆砌娱乐配置,这与其核心用户群体的需求高度契合。

“中考”评述|南北大众逆势增长启示:体系力才是合资“护城河”-有驾

战略布局:多线作战平衡转型风险

从下半年规划看,南北大众展现出“燃油守城+新能源突围”的双线战略:

燃油车持续进化:一汽-大众将推出速腾L,通过加长轴距和升级EA211 EVO发动机巩固A+级市场;上汽大众新凌渡L搭载第四代MQB平台,车身刚度提升25%。

新能源加速落地:上汽奥迪E5 Sportback采用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可补能400km;一汽-大众宣布2026年推出的纯电车型将基于全新CMP平台,续航突破700km。

“这种渐进式转型更符合当前市场现实。”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相比部分车企激进押注单一技术路线,大众的多路径布局(含燃油、纯电、插混、增程)既能维持现金流,又可降低技术路线误判风险。

“中考”评述|南北大众逆势增长启示:体系力才是合资“护城河”-有驾

张观评说:当前,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市占率已突破60%,但在10万-20万元主力市场,南北大众仍展现出强劲的体系竞争力。这场“新势力攻”与“传统势力守”的博弈,或将重塑行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当技术路线逐渐趋同,决定胜负的将是产品矩阵的深度、渠道服务的密度与用户运营的精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