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着一台车长超过5米的“巨无霸”SUV在蜿蜒的山路上劈弯时,后视镜里的宝马3系车主正瞪大眼睛——这画面就像看到大象跳芭蕾一样魔幻。可领克900偏偏用实力证明:谁说大块头不能玩灵活?它不仅能在赛道刷圈速,还能载着一家老小去露营,甚至用“螃蟹步”轻松挤进胡同里的车位。这台车仿佛掌握了某种“反物理定律”的秘诀,让“顾家”和“撒野”成了多选题。
把超跑动力塞进“移动客厅”
第一次踩下领克900的油门时,坐在副驾的摄影师差点把镜头甩出车窗——4.3秒的零百加速带来的推背感,不亚于特斯拉Model X Plaid。可当你松开油门,31个哈曼卡顿音响流淌出的轻音乐又瞬间把车厢变成移动音乐厅。这种“分裂”的性格源自它的三电机混动系统:日常通勤纯电驱动,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的声音;需要激情时,2.0T发动机和三台电机共同发力,650kW的功率直接对标保时捷卡宴Turbo S。
更绝的是它的“永动机”特性。传统混动车在电量不足时往往变成“软脚虾”,但领克900在电池只剩20%时,依然能保持4.5秒破百的加速水平。有位车主在318国道上超车时,眼看着电量掉到红线,结果一脚油门下去,“这车像打了鸡血似的窜出去,把前面的普拉多都看傻了”。
5米车身玩转“螃蟹步”
在北京胡同试驾时,领克900表演了让围观群众集体掏手机的绝活:开启蟹行模式后,四个车轮朝着同一方向转动,5米长的车身居然像螃蟹一样横着挪进了车位。这要归功于它的后轮转向系统——低速时前后轮反向转动,转弯半径比高尔夫还小;高速过弯时前后轮同向转动,稳定性堪比轨道车。
底盘黑科技更是颠覆认知。双腔空气悬架能预判前方路况,提前调整软硬:碾过碎石路时像坐魔毯,遇到急弯又立刻变“硬汉”。有媒体在封闭场地测试时,故意用60km/h的速度冲过连续减速带,结果放在杯架上的星巴克居然只洒出两滴。
带着全家“住”进智能太空舱
周末带娃露营最能体现它的“变形金刚”属性。第二排座椅180度旋转后,全家人可以围坐着打扑克;电动天地尾门放倒变成吧台,车载冰箱里冰着可乐,31个音响放着《孤勇者》,孩子们在车尾帐篷里钻进钻出。更贴心的是,三排座椅都带加热按摩,丈母娘再也不会抱怨“第三排像坐小板凳”。
这块30英寸的6K大屏堪称“带轮子的iPad”。实测连续说出“打开天窗、调低空调、导航到迪士尼”三条指令,车机在2秒内全部搞定。最有趣的是它的AR-HUD,导航箭头直接“铺”在路面上,新手司机跟着“光毯”开,再复杂的立交桥也不会走错。
充电比煮泡面还快的“耐力王”
上海车主老周每天通勤80公里,实测纯电能跑260公里,每周只需充两次电。更让他惊喜的是快充速度——有次在商场吃碗拉面的功夫,电量就从30%充到了85%。而当他带着全家从上海自驾到厦门,1443km的综合续航让他全程没进加油站,“服务区其他车主围着车拍照,还以为这是概念车”。
安全方面它像移动的“钢铁侠”。车身85%都是高强度钢,电池包能扛住50吨卡车碾压。有次追尾事故中,后车保险杠碎了一地,领克900的后防撞梁只留下道划痕。车主调侃:“这车买回来还没修过,4S店售后都快不认识我了”。
从漠河零下40℃的冰雪路,到吐鲁番50℃的火焰山,这台车用200万公里实测验证了什么叫“六边形战士”。当其他车企还在争论“该造性能车还是家用车”时,领克900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全能王,就是要让物理定律都乖乖让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