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的选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新能源的大潮里,中国车企玩出了新的“花样”,不仅让合资车的价格掉下了神坛,还凭空制造了多个细分市场的“价格战”。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心情还真挺复杂的,一边是大环境在扑面而来地改变我们的购车偏好,另一边却又是无数稀奇古怪的新车型填满了市场,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心里犯嘀咕,这事到底跟咱日子关系有多大?
前几天看新闻才知道,吉利的李书福和奇瑞的尹同跃算是直接杵在台面上了,这两位算是车界常年见财经版头条的老面孔。本来嘛,在技术稍微落后一点的年代,自主品牌的汽车想要站稳脚跟,确实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现在,恍惚间大旗已换了名字,仿佛自主品牌成了市场里的老江湖,而合资车反而得想办法跟进了。
尤其是那种大六座SUV,说实话,这领域之前都是合资车型的“福地”,但新能源来了之后,玩法换了。咱自主品牌原本埋头搞技术,纯电、插混、增程,每种车型都不甘落后,硬是从成本和性能两头直接把价格给“掐下来”。怎么说呢,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一波新车价格彻底打乱了市场规则,特别是像蔚来、吉利、奇瑞这样的厂商,直接把大六座新能源SUV的价格段砸进了20万以内。
哦蔚来旗下有辆乐道L90,价格直接低到17.98万,不到20万,听起来差不多和一辆合资紧凑型SUV的价格挂钩。虽然说实话,这车名我还没完全记住,但当时听朋友一提起,乐道L90居然一上市就成了爆款,这是咋回事?后来看了一圈,有部分车友评价说,乐道L90仿佛就是蔚来的“救命稻草”。这事儿也挺值得琢磨的,背后藏着个中国车企的反击故事。那种旗舰版的新能源车,售价仅比热门合资款便宜一丢丢,谁能不心动?
还有吉利的银河M9,刚上市,限时指导价就直接定在17.38万,这定价着实猛了一点。李书福这一出手就像砍刀往市场里面搅和了一把,把插混大六座SUV价格硬是拉低到和合资紧凑型SUV差不多的区间,估摸着也是要抢这个市场的“头席”。你能想象,大六座SUV,现在20万都用不上,也能圆家庭“大空间+新能源”的梦了?
不过奇瑞尹同跃的动作更有点意味深长。前不久10月30号晚,“风云品牌”来了个全球上市发布会,主角是一款叫风云T11的大六座增程SUV。这车标价还真跟前几款大六座新能源SUV对照着直接打的,抢鲜价最低限时17.99万,最高也不过23.99万。定价如此激进,无疑是在告诉市场,奇瑞这次想争个头彩。
说到风云T11,那旗舰尺寸也挺能装门面的,520519981800mm水平放眼市场超大,全车三排座椅都还保持了不错的舒适度,而且后排座椅还支持一键放倒,实用性就是一家老小远途旅行玩不腻的“大床车”,这些细节倒也挺讨人喜欢的。动力系统也不赖,用增程发动机加双电机组合,15分钟30%-80%快充解决短时间电量焦虑,综合续航1400公里基本秒杀日常远途需求。
而且车搭载猎鹰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覆盖高速、城市智驾功能,还支持场景泊车辅助,这些功能摆明了是想往智能化贴靠。奇瑞这些年,我看换了不少赛道,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一步步杀入市场。数据显示它前九个月卖了有200万辆车,咱们平时开的几家合资车品牌,这个数量可不低了。
虽然奇瑞曾经蛰伏了十年吧,从风云T11这个车型明显是它翻身的关键一步。核心卖点也挺直白:性价比高、空间大,豪华感和科技感也对得住“旗舰”这标签。明眼人一看也知道,这车对家用车需求挺有指向性,高端智能安全这块也没忘补上。
讲真,现在吉利、蔚来、奇瑞这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发展,确实给了普通消费者不少实惠。价格战虽热闹,但从消费者角度市场竞争倒逼车企提升性价比,咱买车也更划算了。关键是,以前总想着“二胎三胎的家庭预算是不是就得奔着30万以上的大车考虑”,现在好像不用纠结了。风云T11定价一出来,市场格局免不了再起风波,20万级大六座SUV领域真是一触即发的竞争态势。
如今新能源市场能走的大路还多着呢,能想见的是,这20万内起步的大六座肯定只是车企的“前哨战”,后来几轮厮杀估计还会更热闹。作为消费者,唯一的等待助攻就是“价格能再降一点”。不过站在车企角度,这步棋,不只是冲销量,还得看它们能不能守住技术和战略阵地,咱买车的,反正关注就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