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米YU9谍照流出,昆仑增程系统加持,空间大得有点狠
说起最近汽车圈子里热闹的事,小米又整了个新活。前阵子YU7刚在群里刷屏没几天,这不,又有人在厂区门口拍到了伪装成“方盒子”的新SUV。听熟悉的销售哥们顺嘴一提,这台车内部叫“昆仑N3”,估计以后八成会叫小米YU9。你别说,小米这节奏,比我家楼下老王抢菜还快。
翻了下那几张模糊谍照,第一眼就看出来和SU7、YU7那种轿跑味道完全两码事。这回小米直接玩起了方正路线,看着就像小时候画的“大面包”——前脸厚实、包围层次分明,有点像是给家用量身定做似的。我邻居大壮凑过来看,说这造型坐进去头顶肯定不压抑,他那1.85的大块头都心动。
再仔细瞅,车顶上鼓起来一个雷达模块,一看就是要上高阶辅助驾驶那套东西。之前修理厂师傅还打趣:“现在啥车都得带激光雷达,不然卖不上价。”其实吧,这玩意儿真遇上下雨天能不能识别清楚,还得实际体验才知道。
空间方面,我特意拉着朋友对比了一下照片里的参照物——成年男士站旁边,那高度目测妥妥超过1.8米。而且第三排侧窗面积挺大,阳光透进来应该不会憋屈。D柱几乎垂直立着,不像那些溜背SUV挤后排脑袋。据微信群里自称内测过的人吹牛,说可能会有2+2+2六座或者2+3+2七座布局,高配版第二排独立座椅啥都有,不过这些消息真假混杂,就当听个乐呵吧。有意思的是后备厢尾窗也变大不少,我猜搬家时不用拆轮胎塞箱子那么费劲了。
内饰部分,现在信息少得可怜。不过按以往套路推断,大概率还是HyperOS搭骁龙8295芯片组合。但据销售讲,新中控设计估计不像以前那么极简,更偏向家庭娱乐需求——副驾娱乐屏和后排吸顶屏八成会上,要搞“四块屏幕协同”。而且语音助手控制全屋智能设备这种功能,据说已经快调试好了。我倒关心菜单字体大小和操作逻辑,因为上一代太偏向主驾操作,经常副驾找不到空调开关在哪儿,被老婆吐槽半天。这回如果真能兼顾每个人习惯,也算迈步到位。
动力总成都传疯了,说是搭载所谓“昆仑”增程系统,就是1.5T发动机带双电机,再配宁德时代电池(具体型号没人敢确定)。群友自己算账:纯电续航差不多400公里,全油满电能跑1200-1500公里。他们吹牛说这样可以吊打某些竞品,但我跟修理厂老冯聊过,他提醒一句:增程器好像不是自研,是东安动力方案,到时候NVH静音水平咋样、低温表现靠不靠谱,还不好讲。另外就是这么大的车、电池又重,很容易超过两吨半,对刹车性能和轮胎损耗要求高,不注意保养的话,用不了几年毛病就多起来。所以买回来还是建议隔段时间去店里查查底盘紧固件有没有松动,有经验的师傅一般都会提醒一句:“这类大家伙最好三个月抬一次。”
价格嘛,目前坊间传闻30万到40万之间,也避开了一些直接竞争对手。有媒体分析觉得小米还是走性价比路线,但激光雷达、超长续航这些配置确实挺唬人。不过老司机都懂,看参数归看参数,真正难搞的是产能问题,现在YU7订单积压严重,如果工厂建设拖慢点,新车型交付周期怕是让人抓狂。我朋友圈有人去年订SU7,到现在还没提到现货,都快忘记自己订什么颜色了……
另外插句题外话,上周末碰见一位早期试装用户,他悄悄透露,中控冷门功能比如疲劳检测预警、小范围自动泊车(非标配)以及专为北方冬季开发的一键除霜模式,都有望出现在正式版上。他吐槽阶段UI界面偶尔卡顿,希望量产时优化一下。不知道最后哪些功能会留下来,不过听他描述倒是蛮接地气的,比如一键除霜这个,在东北冬天早晨绝对省事儿!
至于未来如何发展,其实谁也猜不到,只希望等正式上市的时候不要出现批次品问题,还有售后服务跟得上队伍吧。如果真如传言所言,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那可热闹咯!想想今年春节串亲戚要是看到亲戚家的院子停着辆“小盒子”,指定要围观讨论半宿……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